第一部分 初中学业考试
二、什么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招生考试。测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根据课程设置方案,在每门学科教学工作结束后进行。
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测试科目和形式是什么?
1.科目
考试科目: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六科,在九年级进行;体育与健康考试按《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09年青岛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教通字[2009]19号)执行。
会考科目:历史在九年级,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在八年级考试(其中莱西市地理在七年级考试)。
考查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作为毕业考查科目,在九年级进行,由初中学校组织。
2.形式
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英语口语实行口语对话考试,其他学科实行闭卷考试。
(二)考试日期安排
考试科目: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至13日(星期六)。英语口语考试安排在6月15日(星期一)至16日(星期二)。
会考科目:历史学科为6月12日(星期五),与考试科目一并安排。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会考时间为6月17(星期三),信息技术会考时间为6月18日(星期四)。
考查科目:由各初中学校在4月底前完成。
四、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原始分值及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科目
项目 |
思想
品德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地理 |
生物 |
历史 |
信息
技术 |
体 育
与健康 |
原始分值 |
80 |
120 |
120 |
120 |
100 |
80 |
100 |
100 |
100 |
100 |
30 |
考试时间
(分钟) |
90 |
120 |
120 |
120 |
90 |
90 |
90 |
90 |
90 |
30 |
|
备注 |
开卷
考试 |
|
|
含口
语15
分 |
|
|
|
|
|
上机
考试 |
五、初中学业考试时间及科目是怎么安排的?
时间
科目
日期 |
上 午 |
下 午 |
6月11日
(星期四) |
高中
阶段
学校
组织 |
语 文
8:30—10:30 |
化 学
2:00—3:30 |
6月12日
(星期五) |
数 学
8:30—10:30 |
政 治
1:30—3:00 |
历史会考
3:40—5:10 |
6月13日
(星期六) |
外 语
8:30—10:30 |
物 理
2:00—3:30 |
6月15-16日
(星期一—二) |
市内四区九年级毕业生英语口语考试 |
6月17日
(星期三) |
初中
学校
组织 |
八年级地理
会考
8:20—9:50 |
八年级生物
会考
10:30—12:00 |
|
6月18日
(星期四) |
八年级信息技术会考 |
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等级成绩如何划分和公布?
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九个学科成绩等级的划定标准为:根据参加考试学生的人数,成绩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A等20%、B等40%、C等35%、D等5%(其中D等为不合格等级)。信息技术成绩等级根据考试成绩另行划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2009年继续仅向各初中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业考试等级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学生本人可通过学业考试成绩网上查询系统等形式免费查询自己的考试科目分数。
七、信息技术成绩政策是怎么调整的?
2008年及以前参加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并已经获得成绩的,其成绩等级等同于青岛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成绩等级。从2009年开始,市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成绩是初中学生毕业、升学唯一的信息技术学业成绩,其他任何单位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标志性成果,不与升学挂钩。
八、学业考试的内容如何确定?
命题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学业考试命题在关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教育性和综合性,重视体现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命题不设置偏题、怪题。各学科命题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试题低、中、高三档比例确定为4:4:2,各年级内容均占有恰当比例。
九、如何保证学业考试命题的科学性?
完善命(审)题工作机制。调整和充实命(审)题人员库,严格认定命(审)题人员资格。加强命(审)题人员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命(审)题人员均从人员库中随机抽取,每学科的命题组成员不少于3人,审题组成员不少于2人。命题、审题工作各自独立进行。
第二部分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十、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什么作用?
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进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两方面。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学科学习发展性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侧重于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评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定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2)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发展目标的等级评定。评价结果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十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中如何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表》呈现,是高中招生报名的必备材料之一。2009年,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五项基础性发展目标必须均达到C级(含C级)以上。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初中学校推荐直升生、指标生以及高中学校差额录取、特长生录取以及统招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操作?
1.各学校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各班成立3-5名教师组成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定小组,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
3.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本学科的学习发展性目标评价。
5.班主任教师及班级综合评价小组对学生撰写综合评语。
十四、如何保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定结果通知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和处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对评定者进行培训,监控评定过程,接受投诉与举报,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十五、初中学生的毕业标准是什么?补考合格是否算毕业?
初中学生毕业资格由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两部分组成,初中学生参加学业考试,考试科目、会考科目、考查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均达到合格等级以上方准予毕业;学业考试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由初中学校组织补考,补考合格者准予毕业。补考仍不及格者发放义务教育结业证书。
未经批准不参加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生不能补考,不予核发毕业证书,只发放义务教育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