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卷】
今年杭州市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中考卷稳中有变。“稳”表现为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命题细则为范围,以能力分布为要求。“变”表现为学科特色更加凸现,教学导向更加突出。
能力考查亮点
能力和情感的综合
如第38题选取两幅对联和两张照片再现5.12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画卷,要求学生讲述地震中的感人故事,然后概括阐述故事所体现的思想品德观点,并谈谈人生启示,既能使学生形成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又能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知情结合,深化认识,对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可谓独具匠心。
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跨年级知识的综合
如第12题通过“参观某历史博物馆”的方式把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组合起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判断;第35题,选取“商鞅变法、罗斯福新政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户秘密签订‘大包干’合同”为题材,展示了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第36题“杭州湾跨海大桥地理位置示意图”是学科综合,时空跨度大,题型新颖,意境开阔。
解题能力的考查
教学中要求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到试题上便是考查学生审题的能力、收集和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对此,命题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增加背景材料,使考生的阅读量增多与迷惑性加大,如全卷有6000多字的阅读量和17幅图表,其中第35、36两题的阅读量均超过了600个字。二是问题中设置重要的关键词,这就要求学生在材料的分析和关键词的提取与理解上下功夫。再如第37题,以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为题材巧妙地把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从学生已知的法律角度为切口,定位准确合理,增强时代气息和现实感。同时,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从材料中引出的,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克服了学生无须阅读材料而盲目翻找教材回答问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