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只不过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经济的改革走在了前列。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改革走入中期,经济改革超前而其他方面的改革滞后所造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道德的差异,已经开始教育我们了。 这段话主要是为了阐明( )。 A.中国的改革不纯粹是一个经济问题 B.经济改革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列 C.经济改革给我们带来了问题 D.经济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的不平衡已经开始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值得重视的问题 21.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阱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B.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 C.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D.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 22.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 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 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 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 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23.许多优秀人才仅因在招聘面试过程中的小小失误就失去了良好的工作机会。尽管面试形式多种多样,主考官的提问五花八门,目前尚无万无一失的应试方法可供应聘者借鉴,但以下要点可以使应聘者提高应试能力,增加成功率。 可推知下面的内容是关于( )。 A.在应聘中主考官提问的各式问题 B.各种各样的面试形式 C.一些可供借鉴的应试要点 D.优秀人才在招聘中失败的原因 24.农田基建,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等均是每个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均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全部。因此,建议上级财政改革支农资金分配使用的方式,在一个省、地市、县区内选择几个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开发价值的优势骨干产业,以产业为对象,对瓶颈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进行系统扶持,在一个省范围内形成几个全国独具优势,在一个地区或县范围内形成几个全省乃至全国独具优势的主导产业。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农田基建,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等虽然均是每个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均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全部 B.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C.国家要通过财政改革,加大支农力度 D.每一地区都要有一个在全国独具优势的主导产业 25.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在相当一部分从事经济工作(特别是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当中,往往以经济建设是中心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片面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统一性和服从性的一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其相对独立性或差异性的一面,这样做的结果,就导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乃至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现象,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错位,丧失了共同的精神追求,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准下降,凝聚力、向心力被削弱,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风盛行。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相当一部分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忽视甚至否定精神文明的相对独立性或差异性 B.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对社会危害极大 C.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准下降的现象 D.在实践中出现的否认精神文明的相对独立性的认识误区危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10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3,5,7,9,( ) A.7 B.8 C.11 D.未给出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请开始答题: 26.22,35,56,90,(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27. ,- , ,- ,( ) A. B. C. D.- 28.6,18,( ),78,126 A.40 B.41 C.42 D.44 29.4,13,40,121,364,( ) A.1092 B.1094 C.728 D.1093 30. ,1, , ,( ) A. B. C. D. 31.9,16,37,( ),289 A.30 B.46 C.216 D.100 32.2,4,12,48,( ) A.96 B.120 C.240 D.480 33.1,1,2,6,( ) A.21 B.22 C.23 D.24 34.10,18,33,( ),92 A.31 B.57 C.49 D.62 35.1,2,8,( ),1024 A.12 B.64 C.36 D.81 二、数学运算。共15题。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你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36.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 )。 A.星期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