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安徽高考 > 文章正文
 
安徽高考上线男女比例:15:85 高考为何“阴盛阳衰”?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中国青年报 2007-10-8 9:19:20
今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来自安徽电视台的一则消息说:今年安徽专科(高职)以上的上线率,每100个学生中就有85个是女生,15人是男生。这一数据创下了国内此类统计中女生所占比例的新纪录。 

    在北京打工的臧女士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感心乱如麻,扔下工作赶回家乡督促儿子学习。因为她孩子的班40多人,有近30个男生。也就是说,本来女生在班里就是少数,但更多的女生考上了大学。 

    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校,男生仍然占多数,特别在乡村。安徽一些学校的初高中男生和他们的家长悲哀地认为:男孩越来越难上大学了。 

    这种现状和引发的担心令争议四起,一些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学者的观点中甚至不乏对相关部门的责难。趋势日益明显的“阴盛阳衰”现象更引发人们的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85∶15的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究竟是“好得很”还是“坏得很”? 

    本报记者近日专门走访了安徽巢湖、池州、合肥等地,试图通过对最基层学校的探访、与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得出对这一现象观察的一些结论。 

  巢湖3所中学:“阴盛阳衰”的典型标本 

    安徽省和县(巢湖市辖)沈家巷中学距离县城30多公里,是县里最偏僻的学校之一,但“阴盛阳衰”的现象却很典型。 

    尽管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县城两所最好的重点学校挑完之后被录取的,但经过师生们3年的努力,今年高考还是有42名学生达到了二本分数线以上的好成绩。其中一本以上3人,全是文科班的女生。据介绍,今年该校的文科前10名是清一色的女生;理科前10名中,也有4名女生。而在过去,理科可是男生的传统优势项目,女生很难涉足。在所有达到本科线的学生中,女生比例达到65%。 

    同时,全县最好的省级示范中学——和县一中的文科前10名,有7名是女生,占了绝对优势。记者在巢湖市市级示范中学——居巢区柘皋中学调查的结果也表明,近5年来,该校女生考上大学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今年比例已突破总人数的40%。汪学龙校长告诉记者,这所已有50多年历史的老学校,尽管周围的生源比较充足,覆盖六七个乡镇,但过去一到高中阶段,女生就成了“稀有人群”,一个班级能有两三个女生就很不错了。“这几年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 

    团巢湖市委也提供了一项统计数据,由团市委资助的贫困大学生,2006年158人中,男生114人,女生44人;2007年573中,男生420人,女生153人,女生的规模在迅速扩大。 

    不得不承认的内因:女生普遍比男生刻苦 

    沈家巷中学刚刚送走一届高三毕业班的杜为付老师和班级学生们朝夕相处了3年,对每一个孩子都十分了解,对全校高考成绩前三名的女生更是记忆犹新。 

    学校状元许青青考了567分,被海南大学录取。说起她的刻苦,杜老师举了一个让他“一辈子也很难忘记”的例子。许青青高一时,住在校园里的杜老师一次因为家里有急事早起,当时才凌晨4点多。他很惊讶地看到教室里灯亮了,过去一看,许青青竟然已经开始读外语!许青青在全校都很出名,因为她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学费实在出不起,她3年读书的费用基本是学校根据“学费与成绩挂钩”的政策减免的,生活费用则由教师们从个人有限的收入中再支持一些。 

    全校第二名张同婷以561分考取了安徽大学文学院,老师们的评价也是高度一致:非常非常认真! 

    在沈家巷中学当过多年班主任的杜为付老师和阮开春副校长,对男生、女生学习态度上的明显差别感受都很深。女生们普遍有安静、沉稳的心理特征。女孩对外交往少,更用功。无论是平时的早操出勤、听讲的认真程度,还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女生都明显好过男生。就连课间,女生都更愿意选择安静地待在座位上,而男生多喜欢出外玩耍。 

    杜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上高中后基本都住校,每天晚自习必须保证,但每次他“突然袭击”检查纪律时都能发现,交头接耳不在用功的,很少有女生。 

    社会对外因的争议:现行考试模式更适合女性? 

    近来的社会舆论关于影响男女生高考成绩的外部因素,可谓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有专家认为,男女之间并不存在能力上的差异,而是现行考试模式更适合女性。一些专家更加“一针见血”,把如今的考试归结为知识型考试,并斥责这种考试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因为这种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说白了就是考死记硬背的能力。而女生在这方面更擅长,也比男生更能静下心去贯彻这一要求。所以考试成绩的胜出,只反映了女生考试准备得充分,并不意味着能力高于男生。 

    对于这一当下最流行的对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指责,教授高中政治课十多年的沈家巷中学阮开春副校长直接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就具体的试卷内容来说,应该还是“应用型”的题目占据了相当的篇幅,而且各门科目的试卷中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都很清晰,学生水平高下还是可以通过最后的得分看出来的。 

    另一位资深的合肥市高中老师则认为,高考文科综合中分值高的大题目,很多都涉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这既是对知识点的考查,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验,还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基本上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纯粹靠记忆显然考不出高分。 

    不过,记者采访中接触的数位高中任课教师都认为,前段时间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江苏省公布的高考新方案,只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其他课程都通过毕业考试处理,这样的方案显然会对强记能力更强、并拥有语言学习优势的女生更为有利,并会进一步影响到上大学的男女生比例的变化。 

    有争议也有共识。记者调查所到之处,人们普遍认为女大学生比例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其中包括男女平等、包括农民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正面效应等等。 

    为建立资助贫困生上大学专项基金,团巢湖市委副书记吴秀丽多次到偏僻的农村进行调研,因为很多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的家都在偏远的乡村、山村。去年在庐江县(安徽省巢湖市辖)矾山镇一户贫困户家里,她就遇到了令人既辛酸又欣慰的事情。辛酸的是这户人家几乎一贫如洗,除了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再看不到一件值钱的东西。欣慰的是,家里三姐妹加一个男孩,过去顶多是3个姐妹全部让路,只给小弟一人上学,或在3个女孩中选一个机灵点的多读几年书,但现在尽管家里只靠种田营生,女主人身体状况也不好,但父母还是含辛茹苦地撑着4个孩子全部读书。孩子们也很争气,老大去年考上了在当地就业不愁的安庆师范学院;老二洪倩今年更进一步,考上了安徽财经大学,这所在东、中部地区都很热门的学校虽然是二本档录取,但实际录取分数线却比一本还高;小妹和小弟现在分别读高中和初中,很快就要进入众人翘首期盼的阶段。 

    吴秀丽动情地告诉记者,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生帮贫困学生的家庭的确减轻了许多负担,但毕竟只是这两三年刚推开,真正要下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都能读书成才的决心,还得靠他们朴实的家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在最偏僻的农村,也越来越成为共识。 

    一位陆续在几所农村中学任教20多年的老教师告诉记者,过去重男轻女,到了高中,每个班级只有两三名女生,现在每家的孩子不多,在像巢湖这样偏皖南的地区,老百姓的计划生育比较自觉,很多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同样延续对男孩培养的“规格”。 

    一道待解的难题:拯救男生 

    在对女生的赞扬和欣赏之外,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男生成长的现实困境。 

    记者在一所寄宿制中学采访中看到,下午两节课刚结束,一群男生便蜂拥至学校铁门,争先恐后隔着缝隙买各种小吃,“这些不卫生的东西哪能乱吃?!”在一位校长的训斥下,孩子们才慢慢散去。而这个人群中,没有一个女生。 

    老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男生从初中开始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网吧、游戏、酗酒、打球、玩耍。一样的上课、早晚自习,窃窃私语者中总是男生多。现在对孩子们管教最好的办法是寄宿学校“关笼子”。但总有双休日,孩子们总得回家。往往就是这两天回家是否继续刻苦用功,就决定了差距。 

    面对男生受诱惑较多的状况,教育工作者们做好了“拯救”的准备了吗? 

    记者在安徽省青阳县一所私立学校采访了解到,这所以管束严格闻名的学校近年来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但校方没有隐讳的是每学期都有中途退学的被淘汰者,其中不乏在别的学校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记者在对其中3名退学学生的追访中了解到,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大男孩受不了一味的管束加上训斥和打骂,宁愿回家。有一名男生还翻墙逃跑,长达半个月不见踪影,最后才知道跑到了他爸爸在浙江打工的工地上。这3名学生曾经的班主任在与记者的直接对话中也坦承,他经常会用毛竹做的板子抽打考试成绩下降的学生,打手、打屁股,有时“可能打得较重,但都是为他们好”。 

    记者采访中接触的一些学校的校长和资深教师都认为,一些农村中学的教育从业者缺乏循循善诱的耐心和技巧,简单粗暴的办法最终效果适得其反。而网吧、网聊等问题如何解决,学校更显得无奈。毕竟,这些东西都在校园之外。更多躁动的男生也正因此成了高考大军中越来越多的被淘汰者。 

    当然,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男生比例从整体上来说仍然高于女生。但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两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上升到了43.95%。 

    在采访中,不少中小学教师向记者提出,男生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男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改革应该从幼儿园阶段开始。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