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元年:既要“冲”也要“保”
“老师,请问你们学校今年的分数线大概是在哪个段呢?”“我的分数学校会录取吗?”在昨日高招咨询会现场,这些是记者听到的提问频率最高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招生组杨勇老师说:“每年的高招咨询会,我们听到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是关于分数线的,今年也不例外。早上前来咨询我们学校信息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第一句话一定是关于分数段的。”杨老师建议,咨询前,家长和考生要事先了解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询问,这样不仅家长、考生轻松,而且也更具有针对性。特别今年是福建省首次实行平行自愿政策,考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中意的几所学校进行咨询。
武汉大学的陈老师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考生要询问分数线时,应该要事先到相关网站查询所咨询学校的信息、专业知识背景等,不要盲目“扎堆”、“抓瞎”,费时又费力。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对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已明确。今年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省内院校的投档比例在1∶1左右,省外院校也不超过1∶1.05,往年我省实行梯度志愿时,志愿的满足率为70%左右,今年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志愿满足率预计可达95%以上。
95%,这个接近完满的数字表明:考生根据自己的理工类或者文史类的位次,对照各批次理工类或者文史类录取人数计划,可以基本判断自己可被哪一批次录取。但是,在许多高校看来,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安全,学生填写的3-5个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投了5个学校,最终只可能被一所学校招收。
“就像你有一张入场券,可以到游乐场玩4个项目,但是只能玩一项。玩过了不喜欢想换另外项目并不可能,因为券已用完作废。”一些高校老师提醒学生,平行志愿也要慎重把握,要注意“梯度”。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这是省高招办给广大考生应对平行志愿提出的“十二字诀”。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
选择“冲”,还是“保”,对处于福建省平行志愿元年的广大考生来说,还需要颇费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