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问答
整理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09-4-30 15:33:50
、H)字母先后顺序逐个检索,对满足投档条件的志愿进行投档,一旦进档,排在后面的志愿就不再检索。

14. 平行志愿有哪些优越性?
平行志愿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平行的几个志愿作用比较均衡,志愿的有效性提高,录取的可能性提高。

从2008年的录取结果来看,平行的几个志愿一次投档匹配率较高,各志愿较为均衡,本科两个批次平行志愿匹配率均超过95%(以一本为例,文、理科),高职(专科)批次平行志愿匹配率超过90%。

第二、实行平行志愿后,每一批次的高分落榜数大大降低。

第三、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录取生源不足和“大小年”现象有所缓和。

第四、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对填报志愿的紧张心理、博弈心理有所缓解。

第五、实行平行志愿后,高考高招的公平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依据分数高低投档录取,分数高就比较容易进到取分较高的学校,对考生有利,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谐。

15. 为什么说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传统志愿方式下的第一志愿录取(以本科为例)一般能够完成85%至90%的计划,第二、三、四志愿的有效性较低。而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结果显示(以一本为例),无论文、理科A志愿录取比例均不超过25%,B、C、D三个志愿录取比例均超过75%。因此,平行志愿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增加了考生被投档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和难度。以本科为例,上线考生实际上将最多有四次相当于以往第一志愿的被检索机会,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问题,可以削减填报志愿的博弈心理,有利于考生理性填报志愿,进一步保证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16. 平行志愿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如何划定?
平行志愿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划定与传统志愿时一样,分别按照一本、二本、高职(专科)批次公布的文理科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群体文理科高考成绩分布划定相应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17.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所有批次都实行平行志愿吗?
不是。根据市教委《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精神,平行志愿政策只适用于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以及第三批的高职(专科)。

零志愿、提前批以及提前录取的艺术体育类专业不设置平行志愿,仍按原志愿设置办法填报和投档。

18.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可填报多少个高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 四个高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 四个高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高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高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高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高校志愿个数不限

19.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每个高校可填报几个专业志愿?
一到三批,每个高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高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20. 什么是投档比例、应投档数?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是多少?
当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高考成绩与政策性加分分值的总和)达到某科类某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以后,考虑到高校对录取考生的专业匹配问题,允许高校调阅超过计划数一定数量的考生档案,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招生院校根据本校公布计划数(分批次、分科类)在100%-105%之间确定本校的投档比例,市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向各招生高校按投档比例投档。

投档比例乘以招生高校某科类某批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即为该校某科类某批次的应投档数。即投档数=计划数×投档比例,若计算后的投档数产生小数点,则按四舍五入法,计算到个位数。例如,某校第二批本科理科招生计划数为210名,该校确定的投档比例为105%,投档数为210*105%=220.5,按四舍五入法,实际投档数应为221。

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投档办法为:提前批按高校提前批公布招生计划的120%的投档比例投档,特殊类型的专业,如军事、公安专业由于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更为严格,投档比例可根据高校要求适当提高;提前录取的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专业考试合格并且文化考试成绩达到艺体类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档案将全部投至一志愿高校,由高校按招生章程中事先公布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

21. 实行平行志愿,高校的投档比例是否都一样?
根据相关规定,在实施平行志愿的批次中,按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5%投档,各招生院校可根据生源情况在1:1至1:1.05间确定调档比例,因此有的院校的调挡比例会低于1∶1.05。

22.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总分相同的考生在投档时有什么规定?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若总分相同,依照文理科类的不同,按不同的科目顺序排序后进行投档。

文科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综合,也就是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再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综合。

理科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综合,也就是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再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综合。

23. 平行志愿中,经教育部批准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如何进行录取?
按教育部规定,上述通过先期考核和公示,统考成绩符合要求的考生,本人明确在志愿A位置填报试点高校志愿的基础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在招生高校所在批次投档前先投档给高校(2009年新批准招收自主选拔生的上海大学按学校招生章程办理)。

24. 平行志愿是否公布各高校投档线?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录取,也便于社会监督,各校平行志愿的第一次投档线确认后将会向社会公布。需要指出的是:投档线不是各校录取线,投入高校的考生电子档案仍然存在被退档的可能性。

25.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几所高校条件都满足时,考生可以选择一所最好的高校投档吗?
不是,平行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说还是有顺序的。平行志愿投档是按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从高到低,逐分逐个地按字母先后顺序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一旦进档,不再继续检索,实行一次投档。所以填报时还是要注意A、B、C、D(或A、B、C、D、E、F、G、H)的志愿顺序。

26.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考生的档案能否同时分别投到所填报的几个志愿高校,然后由高校录取,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不是,由于我们国家教育资源有限,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行高考录取还是严格按计划进行,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挡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最多可能投档到一所志愿高校,一旦检索到他所填报的某个志愿高校还有余额,就不再检索考生其后的志愿。

27.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线上考生肯定能被投档到自己填报的一所高校,不存在投档风险吗?
不是。根据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排序,按字母先后顺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如果考生所填的4个或8个高校志愿按学校投档比例均满额后,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

28. 平行的几个志愿投档是有先后顺序吗?如被A高校退档后,还有机会往B高校投档吗?
对某一批次考生群体而言,该批次所有检索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环节了。即:被A志愿高校退档后,就没有机会往B志愿高校及以后志愿高校投档,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29. 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当完成考生成绩的阅卷、处理、统计,并且划定各批次分数线后,平行志愿投档的整个录取过程为:排序 → 检索(分档)→ 投档 → 录取 → 确认

第一步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分别按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排队,文科一列队伍,理科一列队伍。

第二步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应投档数未满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第三步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的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投往高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第四步录取: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第五步确认: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已经分档至高校但由于不符合高校录取条件的未录取考生档案也传回招生录取现场。由招生录取机构通知本批次线上未录取考生进入征求志愿环节。

被退档的考生和没有被投档的线上考生一同进入征求志愿程序。征求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则进入下一批次,重复以上录取过程。

30. 填报平行志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考生所填的4个或8个志愿虽然平行,但在检索时还是要按A、B、C、D(或A、B、C、D、E、F、G、H)的顺序。因此A、B、C、D(或A、B、C、D、E、F、G、H)之间要有一定的落差。

(2)不符合高校招生要求的(体检、外语口试等)不要填,因为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投档到高校因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求志愿,失去其他志愿的检索机会。

(3)“愿否调剂录取”项要慎重选择。

在志愿表中,每报一个高校可以填6个专业,后面还有一个“愿否调剂录取”选项,用以表明考生在没有被自己所填专业录取时,是否愿意调剂到这所高校所公布的其他专业。高校在专业调剂时将以考生“愿否调剂”栏所填数字为依据,不再打电话征求考生的意见,所以考生在填写“愿意调剂”时要看清自己所报高校的全部专业。

(4)每所高校的志愿后面还有一个 “愿否走读”的选项。有些高校的高职学院没有住宿条件,在《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是走读的,如果考生在“愿否走读”项选择了“否”,就会被高校退档。

31. 填报平行志愿可能有哪些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变1个第一志愿为4或8个第一志愿,增加了考生志愿的有效性,降低了高分落榜的风险,但是如果填报不当仍然有被退档或无法满足志愿的风险。

风险一是档案投不出去:

原因可能是填报志愿定位不准确,志愿过高,或各志愿之间缺乏合理的落差。

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的录取分数更加扁平化,相同层次的高校分数差距也会缩小。如果考生没有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正确定位,在一个批次中填报的全为层次相同的高校,若其高考成绩较低,检索到考生时,所填的4个或8个高校应投档数已满,该考生本轮投档未成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建议考生正确定位,按字母顺序排列高校志愿时,同样要考虑“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一个批次填报的高校志愿要有一定的落差范围,增大投档成功的机率。

风险二是虽已投档,但被高校退档:

原因可能有:一是报考比较热门的专业,专业撞车且不愿接受调剂而导致专业匹配不上;二是不符合高校专业录取要求;三是在所投档的高校里排序时,相对考分低。

考生被成功投档进入所报高校,但是由于所填专业满额,而考生自己又不服从调剂(如不愿意读中外合作专业、医科专业、农林专业,或因体检、外语口试等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则将被退档,直接进入征求志愿。

是选高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如果看重高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建议考生服从志愿调剂。考生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对考生而言,首先应对自己有正确定位,报“冲一冲”能达到的高校时应降低专业要求,并愿意专业调剂。

32. 填报平行志愿时,是否需要填满全部4个或8个志愿?
不一定,考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和意愿来选择填报志愿的个数,可以全部填写或部分填写,高校的6个专业志愿也是如此,没有规定一定要全部填满。但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达自己的报考意愿,尽量填满全部4个或8个高校。

三.志愿填报与考试
33. 已经被复旦或交大“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是否能报考清华或北大?
已经被复旦或交大“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预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志愿填报。若高考后不能被复旦或交大正式录取,则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单独组织志愿填报。

34. 高考报名时选择的是考“3+综合+1”,但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想参加“+1”科目的考试,也不填本科志愿可以吗?
可以。

35. 填报志愿时,如何确定A、B、C、D(或A、B、C、D、E、F、G、H)志愿的落差呢?
考生可参考高校连续三年尤其是实施平行志愿投档的2008年的录取分数与控制线的差距来对高校进行定位,建议适当拉开落差,不要在A、B、C、D(或A、B、C、D、E、F、G、H)中填报排位相近的高校。

《2006-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一书中提供的2006年、2007年的分数线是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下的录取结果,而2008年的分数线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录取结果。特别要提醒的是,考生填报志愿是一个群体行为,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无法确定有多少考生填报哪所院校,他们的高考成绩将是如何,加上考试情况和招生计划等诸多因素,此书所提供分数线仅作参考,切不可完全以此为依据左右填报志愿意向。

36. 填报了4所“一本”院校,还可以填4所“二本”院校吗?
可以。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是按照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之间的志愿并不会相互影响。因此,在第一批本科志愿中填写4个院校志愿后,考生还可在第二批本科志愿中填写4个院校志愿。

如果考生达到本科(一本或二本)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考生未填写第二批本科志愿,则视为放弃该批次的志愿填报。在投档时,如果该考生未被提前批和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含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录取),则将只能参加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或在7月下旬参加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及该批次的投档录取。

考生如不准备报考“一本”,也可直接填报“二本”志愿,但建议考生不要轻易放弃机会。

37. 志愿表中的“愿否调剂录取”是什么意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愿意调剂”,高校在录取专业前还会征求考生意见吗?
“愿否调剂录取”是指:在你所填志愿的这个高校内,你前面所填的6个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在本人报考的文科或理科大类内调剂到该校其他尚未额满的专业(《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专业)。如果考生在“愿否调剂录取”选项填写了“1”表示全愿意调剂,高校在专业调剂时不再征求考生意见,由高校安排;如考生此项填写“2”或不填,则作不愿意调剂处理,若考生未被自己所填的专业录取,就将被高校退档;填写“3”表示除中外合作专业(收费高的专业)外其他愿意;填写“4”表示除医科外其它愿意;填写“5”表示除农科外其它愿意。

38. 如果在某一学校志愿的“愿否调剂录取”选项中填写了“1”,即全愿意调剂,是在该学校的全部专业中调剂吗?
全愿意调剂是指在考生报考科类(文科或理科)范围内、志愿表中相应批次该校公布的在沪招生的专业中进行调剂。

如某一文科考生一本某一志愿填报院校B,就只能在一本文科该校在沪公布招生计划的专业内调剂,不可能被调剂到B学校只安排在一本理科(指没有在一本文科安排计划)招生的专业中,也不能调剂到B学校的艺术类专业或二本的专业中,更不能调剂到B学校未在沪招生的专业中。

 

39. 原来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愿意调剂”,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是否可以放弃再参与下一批的录取?
被前面所填志愿录取后,后面的所有志愿就自然失效了,不可以再参与后面志愿的录取。因此考生在选择填写“全部愿意调剂”时应看清高校所有的招生专业。

40. 外语口试成绩达到哪一级才可报考“需外语口试”的高校(专业)?
对有外语口试要求的招生专业,各高校均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要求,有的高校已在专业目录一书中的备注栏内注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只提供外语口试成绩,至于哪个等级可报考由招生高校自主决定。考生可在填报志愿前查阅各校招生章程,了解相关专业的外语要求。

41. 《招生专业目录》中“限招英语”是什么意思?
“限招英语”是指招生高校(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高考中考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的考生不能报考。

42. 高考英语听力能否用MP3或Walkman?
《考场规则》中规定:严禁携带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进入考场。因此听力考试时不能带MP3系列的收音设备,若使用耳机式收录机(Walkman),则必须确保机内不隐藏任何录音带,违者按教育部颁布的18号令处理。

43. 高考数学科目考试时使用计算器有什么规定?
高考中数学科目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器,对带入考场的计算器品牌和型号不作规定,但附带无线通讯功能、记忆存储功能、具有图象功能的计算器不得带入考场。

四.录取投档
44. 提前录取高校投档分数线是多少?投档比例有没有规定?
军事、公安、政法、师范、海关、航空飞行等专业纳入提前批招生。军事公安高校(本、专科)的录取由高校确定体检面试的对象,并通知考生体检面试,只有政审、面试、体检均合格的考生才能投档;政法、师范、海关、航空飞行等专业属本科招生的,投档控制线分别为各所高校的第一批或第二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属高职(专科)专业的,投档线为高职(专科)最低录取控制线。

提前批招生为非平行志愿,是以高校招生计划的120%投档。某些特殊类型的提前批专业,如军事、公安专业由于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更为严格,投档比例可根据招生高校要求适当提高。

45. 被提前批招生高校(专业)录取了,能否放弃而参与以下批次志愿的录取?
被提前批招生高校(专业)录取后,后面的其他志愿就自然失效,不能再参与后面志愿的录取。

46. 考生被香港地区未纳入提前批计划的、自主招生的高校录取,还可以参加内地高校的录取吗?
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纳入提前批招生外,还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珠海学院等10所香港高校为自主招生,根据教育部规定,报考这10所香港高校的考生必须参加2009年普通高校秋季招生统一考试。招生高校自主接受学生报名,有些高校还要进行测试、面试,根据考生高考成绩, 7月7日前完成录取,凡被上述10所香港高校录取并经考生本人确认就读的考生(以7月7日前考生按香港录取高校要求或交纳“留位费”或递交 “确认书”为正式确认录取),内地高校不再录取。

47. 填报了第一批本科,如果没有被录取或没有上线,是否影响第二批本科的录取?
不影响。每一批次的录取都是要等上一批次录取完成后才开始,与考生是否填报了上一批次志愿无关,所以考生应珍惜自己填报每一批次志愿的权利。

48. 未被本科高校录取,与不填本科只报高职(专科)的考生在高职(专科)录取中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在7月下旬,所有准备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包括达到本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未被录取准备报考高职(专科)的考生],同时填报高职(专科)的志愿,录取时按照高考语、数、外、综合测试(20%计入总分)总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检索考生志愿,并向高校投档。

49. 什么样的高校会有征求志愿的机会?
若某所高校在相应招生批次[第一批、第二批、高职(专科)批]按考生志愿表所填的平行志愿(含外省市高校的加分投档生源)的录取结束后,还未完成招生计划,该校就要进行征求志愿的录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会统一公布未完成计划的高校名单及余额计划。

50. 哪些考生可以参加征求志愿的填报及录取?
参加某批次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