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高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问答
整理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09-4-30 15:33:50
求志愿填报及录取的考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达到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上。控制线下考生不能填报征求志愿,征求志愿不实行加分投档政策。

2.尚未被录取。已经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征求志愿以及其后批次的录取。

51. 征求志愿是在原来填报的院校中录取吗?
不是。征求志愿是在每一批次的ABCD(或ABCDEFGH)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在本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中重新填报志愿,然后进行录取。

52. 如果“一本”投档至某高校被退档,是否直接进入“二本“的录取?
不是。“一本”退档后进入“一本”征求志愿阶段,“一本”控制线上的考生重新填报征求志愿,然后再进行“一本”征求志愿的录取。“一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未被录取,再进行“二本”批次的投档录取。

如果文化成绩达到“一本”线,未被自己5月份填报的“一本”志愿录取,又不想参加“一本”征求志愿的填报,则可放弃“一本”征求志愿,等到“一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参与自己5月份填报的“二本”批次志愿的投档录取。

53. 如果“二本”投档至某高校被退档,是否直接进入高职(专科)的录取?
不是。“二本”退档后进入“二本”征求志愿的阶段,“二本”控制线上的考生重新填报征求志愿,然后再进行“二本”征求志愿的录取。“二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果仍未被录取,再进行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7月下旬“二本”录取结束后进行)和投档录取。

如果文化成绩达到“二本”线,未被自己5月份填报的“二本”志愿录取,又不想参加“二本”征求志愿的填报,则可放弃“二本”征求志愿,等到“二本”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高职(专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

54. “一本”“二本”“高职(专科)”征求志愿是分别进行的吗?
是的。“一本”的征求志愿是在“一本”按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二本”录取开始前进行;“二本”的征求志愿是在“二本”按志愿投档录取结束后,第二次填报志愿前进行。高职(专科)的征求志愿是在第二次填报志愿后,且高职(专科)批按志愿投档录取后进行的。

55. 如果被所填报的平行志愿高校退档,从时间上是否会影响征求志愿的填报及投档?
每一批次中征求志愿都必须等该批次所有高校退档完毕后才能开始,所以被志愿表中所填高校退档后,不会影响考生征求志愿的填报及投档。

56. 某批次填报的平行志愿未录取,是否可以不参加该批次后面的征求志愿的录取,直接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可以。

57. 录取的高校自己不满意,可不可以退档重新录取?
不可以。一旦考生被某一批次所填平行志愿或征求志愿录取后,后面的志愿自然失效。

58. 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是不是一定能录取?
体检、政审等因素可能影响录取。除此之外,如果填报专业志愿不妥,又不愿意调剂(包括志愿表中愿否调剂栏中的“3”、“4”、“5”)也可能造成不录取。比如,有的高校采取志愿优先的专业录取办法,在进行专业录取时,按专业志愿归类顺序排档,这时,就可能出现分数较高的考生因专业志愿先后的关系造成不被录取;再如,考生分数低于所报专业志愿录取分,又不愿调剂等。

59. 当考生档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高校,高校进行专业录取时,是否也实行“平行志愿”的专业录取方式?
从目前上海高校的专业录取方式来看,一般有三种方式,即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和专业级差分。这三种不同的专业录取方式,其实也影响着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以及最终的录取。所以,弄清这些信息,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显得尤为重要。

方式一:分数优先

“分数优先”投档原理与“平行志愿”相似,是将该校进档考生分文理科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含教育部和市教委规定的加分及院校加分),再根据考生所选的专业依次录取。

方式二: 志愿优先

“志愿优先”的方法是学校根据进档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的先后,再依据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方式三:专业级差分

“专业级差分”是指考生高考成绩达到院校投档线后,院校在各专业志愿录取时兼顾成绩和志愿的一种录取方式。

如某大学招生章程中明确:在专业录取时采取的“33111”级差分……表示该高校在专业录取时第二、第三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3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第四、第五、第六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1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如高考成绩为503分的考生在第三专业志愿录取时,高考考分只相当于497分;在第六专业志愿录取时,高考考分只相当于494分。一般来说,高于高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且全部愿意调剂的考生都有机会被高校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院校在专业录取时设置的级差分不是减分而是加分。如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规定在考生高考原始总分的基础上,对其所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加5分、第二专业志愿加3分、第三专业志愿加2分、第四专业志愿加1分。再将由此产生的新的折算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或登录相关高校招生网站查看具体专业录取办法。

五.艺体类专业招生
60. 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部分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工作通知》(教学司〔2008〕29号)规定: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31所高等学校按照《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关于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执行。

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仅限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录音艺术等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浙江理工大学(仅限艺术设计1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及内蒙古大学(仅限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等3个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等11所高等学校的有关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执行。

61. 哪些艺术类院校(专业)可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来源计划);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本科专业可不编制来源计划。除上述两类情况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美术类本科专业、各省属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含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均须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62.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如何进行录取?
根据教育部规定,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在进行本科艺术专业招生时可不做分省招生计划,实行全国统招,即全国各地区报考考生高考成绩汇总后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成,按招生章程择优录取。

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分数线和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并须在本校网站上公布,录取前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备案;专科专业文化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划定的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

63. 报考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学校看到的考生成绩是高考成绩还是按全国卷总分750分折算后的成绩?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考生高考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和按750分折算后的总成绩一并寄给不作分省招生计划、可单独划线的独立设置艺术院校,由学校确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64. 报考艺术类专业,必须参加省(市)统考吗?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凡生源所在地省级统考涉及到的专业,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招生均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学校不再组织校考;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可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也可在省级统考合格考生范围内组织校考。省级统考未涉及到的专业,由学校组织校考。

65. 填报艺术类专业必须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吗?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获得省级统考合格证或校考合格证(若招生学校在省级统考合格生源范围内再行组织校考,则考生须在获得省级统考合格证的基础上再获得校考合格证)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关艺术院校(专业)志愿。未获得省级统考合格证的考生不得填报以省级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艺术院校(专业)志愿。

66.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线是多少?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合格线为:

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线为总分不低于200.0分,且单科每门不低于46.0分,报考美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市统考成绩必须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最低合格要求(即3门科目总成绩不低于270.0分,且其中2门科目各不低于90.0分);

编导类专业统考合格线为总分不低于150.0分,且单科每门不低于35.0分;

音乐类音乐教育专业统考合格线为:总分不低于160.00分,且视唱练耳单科成绩不低于20.00分,声乐、器乐和乐理单科成绩均不低于30.00分;音乐类    音乐表演专业统考合格线为:总分不低于100.00分,且视唱练耳单科成绩不低于20.00分,声乐、器乐和乐理单科成绩均不低于30.00分;

表演类专业统考合格线为总分不低于300.00分,且表演单科成绩不低于130.00分,声乐、台词、形体单科成绩均不低于50.00分。

67. 填报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有什么要求?
填报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专业的考生,必须是3月22日参加过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市统考并且成绩合格。

68.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合格线是多少?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合格线为45.00分。

69. 报了艺术类或体育类专业志愿,就不能再报提前录取批次志愿了吗?
报考艺术类或体育类专业的考生,不得兼报提前录取批志愿,可以兼报除提前录取批次外的其他批次高校的非艺术体育类专业。但由于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在前,所以被艺术体育高校(专业)录取,考生的其后志愿自然失效。

70. 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志愿是在什么时候填报?
根据教育部有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文件规定,自2007年起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已全部调整在本科批次后、高职(专科)批次前进行。因此,今年艺术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志愿的填报时间为7月下旬第二批本科录取结束后,填报在高职(专科)志愿表上。

71. 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高校?
在“艺术体育本科”栏,可填报2所艺术体育类本科高校志愿;在“艺术体育高职(专科)”栏可填报4所高职(专科)艺术体育类高校(专业)志愿。每个高校最多可填6个专业,高校数和专业数可以按考生的意愿填报,不一定要全部填写。

72. 艺术类高校有没有一本和二本之分?
艺术类高校招生中只分为本科和高职(专科)二个层次,没有一本、二本之分。

73. 艺术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文化控制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
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最低录取文化控制分数线是第二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0%(独立设置的艺术高校及参照独立设置艺术高校招生办法的高校本科专业,可自行确定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高职(专科)最低录取文化控制分数线为高职(专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74. 体育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文化控制分数线是如何确定的?
体育类本科专业的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本市第二批本科文化录取控制线的70%,体育类高职(专科)专业的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本市普通高职(专科)批文化录取控制线的70%。

75. 艺术类专业考试达到专业合格线,但未被艺术类本科高校(专业)录取,在七月份能否不填报艺术类高职(专科)志愿而填非艺术类专业的高职(专科)志愿?
可以。

76. 报考列入第一、二批本科平行志愿招生的艺体类高校(专业),是否需要专业考试合格证?
报考列入第一批、第二批本科或高职(专科)批平行志愿招生的艺体类高校(专业),不需要专业考试合格证,每个考生都可以报考,与其他非艺体类高校一样投档录取。如:第一批次的上海音乐学院和第二批次的上海体育学院招生的专业等,未参加艺体类专业考试或专业考试不合格的考生都可报考。

77. 报考艺体类专业,专业和文化成绩都已过线,一定会被录取吗?
不一定。如果志愿填报不当,专业合格且文化成绩达线的考生,也有可能连艺体类高职(专科)也不能被录取。

本市艺体类专业投档规则是:将专业考试合格、文化考试成绩达到艺体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全部考生都投档到一志愿高校,不受投档比例限制,由各招生高校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章程将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排序录取。

由于本市艺体类专业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如果招生院校在艺体类第一志愿招生中已完成计划,则该校艺体类招生结束,把该高校填报在第二志愿的考生若未被其所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的话,因其第二志愿所填高校已完成招生计划,不能再接受投档。因此在艺体类招生中第一志愿的填报很重要,考生一定要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同时也不要轻易放弃第二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

78. 艺术类专业为什么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
平行志愿不能解决招生当中的个性化问题。而艺术类专业招生有其特殊要求:艺术类有些专业要求市统考,有些专业直接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考试(即校考),有些专业要求在市统考基础上再组织校考等等;各校成绩如何合成办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五五开”、有的“三七开”等;各校计算合成总分的专业成绩来源也不同,有的直接采用市统考成绩,有的仅使用校考成绩。这都是平行志愿无法解决的,因此艺术类专业不能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

六.报考外省市高校政策
79. 填报志愿时是不是每一批都要填一个外省市高校?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均无“至少选填一所外省市高校”的规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业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填报高校志愿。

80. 在实行平行志愿批次招生的外省市院校投档比例也是1∶1.05吗?
与本市院校一样,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招生院校根据本校公布计划数(分批次、分科类)在100%-105%之间确定本校的投档比例,市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的高考合成总分向各招生高校按投档比例投档。若计算后的投档数产生小数点,则按四舍五入法,计算到个位数。

81. 考生填报外省市高校有哪些鼓励政策?
为了鼓励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保障外省市高校更好地完成在沪招生计划,保持近几年外省市高校在沪招生的良好势头,市教委近日发布了相关政策,继续实行报考外省市高校加20分投档;外省市高校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上生源不足可实行降分投档。

82. 报考外省市高校加分投档有什么规定?
为鼓励本市生源考生积极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使本市有更多考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本市今年仍实行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志愿的考生,投档时给予总分加20分的优惠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

(1)零志愿、提前批、艺术体育批次报考的外省市高校不属此列;

(2)如果加分后仍达不到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线,不能投档。

(3)加分后,检索到考生时,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应投档数未满,才能投档。在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范围之外的考生不能加分投档。

(4)20分投档加分仅是在向一、二、三批的志愿表中所填报外省市高校志愿投档时起作用,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征求志愿不实行加分投档。

根据上述规定可知,这个政策最受优惠的对象是:考分在每一批录取控制线下20分以内;所填报的外省市高校在对该批控制线上考生录取后仍未完成计划并认可加分投档政策;按合成总分检索到考生时,考生所填报外省市高校应投档数未满。

83. 录取环节中什么时候进行报考外省市高校加20分投档?
第一、二、三批次按志愿录取后,征求志愿前。

外省市高校在按志愿投档后,根据本校的生源情况、计划余额等确定是否认可加分投档;然后由市教育考试院将填报过该高校志愿、控制线下20分内的考生电子档案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办法进行投档。

84. 填报外省市高校的考生都加20分,有实际意义吗?
如果考生填报的外省市高校按志愿对线上生源录取后尚有余额,该高校认可本市的加分投档政策,那么投挡加分才会起作用。投档时,只有考生的合成总分加了20分以后达到或超过相应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且有可能进入外省市高校可投档数内,这时考生的档案才能投到招生高校,对考生的加分投档才有实际意义。是否录取由招生高校决定。

85. 外省市招生高校降分投档政策在实行中有什么具体规定?
降分投档有三个条件:

(1)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高校,经过按志愿录取、加分投档和征求志愿录取后还不能完成计划(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先降分投档);

(2)高校愿意降分投档;

(3)考生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但考生符合降分院校要求,且已在第一次填写的志愿表(5月份)上填报过这个高校志愿。

86. 外省市高校降分投档的幅度有何规定?如何操作?
外省市高校降分投档中降分幅度为:第一批外省市本科高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到第二批本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二批外省市本科高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到规定的分数线上。具体降分幅度由招生高校确定。外省市高职(专科)院校不实行降分投档,仅实行加20分投档的优惠政策。

87. 录取环节中什么时候进行外省市高校的降分投档?
分别在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高校征求志愿录取后进行。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录取环节,在相应批次按志愿录取及加分投档录取后先降分投档。

88. 外省市高校降分投档前还会通知考生吗?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考生考前填报的A、B、C、D(或A、B、C、D、E、F、G、H)均为一志愿,在外省市高校降分投档时不再征求考生的意见,无须考生再提出申请。降分投档时,仍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进行。

89. 报考外省市高校的加分投档与降分投档政策有什么区别?
报考外省市高校优惠政策中的加分投档与降分投档的区别在于:

一、录取时间不同

加分投档是在按志愿投档后,征求志愿前进行;降分投档是在征求志愿录取后进行(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录取,在相应批次按志愿录取及加分投档录取后先降分投档)。

二、分值不同

加分投档的分值为20分;降分投档幅度由招生高校提出,最大可降至下一批次投档控制线,一般可能大于20分。

三、实行批次范围不同

加分投档在第一、二、三批招生中实行;降分投档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中实行,高职(专科)批招生没有降分投档政策。

90. 如何知道哪些外省市高校往年生源不足、是否实行加分投档或降分政策?
考生可参考《2006-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一书:

如某高校的当年招生计划数大于实际录取人数,说明这所高校当年没有完成在上海的招生计划;

如某高校(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低于当年该高校所在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说明这个高校(专业)当年是实行降分投档或加分投档的政策;

如某高校最低录取分数与控制分数线的差在20分之内,则可以认定该校认可本市加分投档政策;如果最低录取分数线与控制分数线的差在20分以上,一定是实行了降分投档政策。

考生在查阅《2006-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一书时要注意,2006年和2007年为传统志愿录取方式下的分数,2008年为平行志愿录取方式下的分数。

91. 《2006-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一书中外省市高校各专业最低分是原始分还是加分投档后的成绩?
该书中大部分高校公布的最低录取分都是考生的实际考分(含政策加分分值),个别高校包含校内加分的,已在书中说明。外省市高校各专业最低分均为录取考生的实际考分,不含加分投档分值。

92. 被外省市高校录取一定要迁户口吗?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的规定,被上海地区普通高校录取的考生,户口可以不迁入高校。但外省市高校要求考生迁入户口的,应根据招生高校规定实行;本市户口的考生被外省市高校录取后,如果户口迁入高校,在毕业以后户口可迁回本市。

93. 所有志愿都填报外省市高校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为了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填报外省市高校确实是明智之举,但也需要准确定位,慎重选择,高校之间要有落差,填报自己想去就读的高校和专业。

七.军事、公安类高校招生
94. 如何填报军事、公安类高校?
军事、公安类高校招生中对考生的年龄有一定的限制,有的还要求必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考生务必看清楚招生章程。报考军事、公安类高校(本专科)只需在五月份的高考志愿表提前录取批中的军事高校一栏中填写在沪招生的此类高校。在军事高校开始录取前,高考成绩达到高校的要求,招生高校会通知考生进行军事体检和体能测试、面试、政审等。符合高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