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一中 广水一中 天门中学
仙桃中学 浠水一中 潜江中学
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
数学(文科)试卷
命题学校:广水一中 命题教师:王道金 罗秋平
审题学校:潜江中学 审题教师:李尚武
考试时间:2015年1月6日下午 15:00—17:0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集合 ,全集 ,则集合 ( )
A. B. C. D.
2.复数 的虚部为 ( )
A. 2 B. C. D.
3.要得到函数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的图象( )
A.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
4.若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 )
A.2 B. 4 C. D.
5.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均为腰长为 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则该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6.命题“ ”的否定为( )
A. B.
C. D.
7.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 内,那么输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椭圆以 轴和 轴为对称轴,经过点 ,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或 D. 或
9.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 对任意正整数 都有 ,则 ( )
A.32 B.31 C.64 D.63
10.设函数 ,若存在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使得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
11.函数 的定义域为 .
12.已知 ,则函数 的最小值为 .
13.已知圆 与圆 交于 两点,则直线 的方程为 .
14.已知 则 等于 .
15.若双曲线C: ( 为常数)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垂直,则双曲线C的焦距为 .
16.已知 ,向量a=(m,1),b=(-12,4),c=(2,-4)且a∥b,则向量c在向量a方向上的投影为 .
17.设A为曲线M上任意一点,B为曲线N上任意一点,若 的最小值存在且为 ,则称 为曲线M,N之间的距离.
(1)若曲线M: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N: ,则曲线M,N之间的距离为 ;
(2)若曲线M: ,曲线N: ,则曲线M,N之间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答题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2分)已知函数 ,△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
(1)求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相应 值的集合;
(2)若 , ,求△ABC的面积.
19.(13分)已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 ,公差 ,数列 为等比数列,且 .
(1)求数列 和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满足对任意正整数 均有 , 为正整数,求所有满足不等式 的 的值.
20.(13分)如图,已知在三棱柱 中, , , ,点 在线段 上, ,四边形 为正方形.
(1)求证: ;
(2)请判断 是否平行于平面 (不用证明);
(3)求三棱锥 的体积.
21.(14分)已知点 是抛物线 的焦点,其中 是正常数, 都是抛物线经过点 的弦,且 , 的斜率为 ,且 , 两点在 轴上方.
(1) 求 ;
(2)①当 时,求 ;
②设△AFC与△BFD的面积之和为 ,求当 变化时 的最小值.
22.(13分)已知函数 ,其中 为实常数.
(1) 求 的极值;
(2) 若对任意 ,且 ,恒有 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BACA DBCDC
二.填空题:11. ;12.5;13. ;
14. ;15. ;16. ;17.
18、(1)
…………………(3分)
…………………(6分)
(2)
由 …………………(8分)
在 …………………(10分)
又
所以 …………………(12分)
19、(1)由已知 成等比数列,
……………(2分)
由 为等差数列 …………(4分)
又 , 为等比数列 …………(7分)
(2)
…………………(8分)
当 相减得
综合得 …………………(10分)
,
………………(13分)
20、(1) 中,
,即 …………………(2分)
中,
而
平面 ………………(4分)
(2) 与平面 不平行 …………(7分)
(3)由已知易知 平面 , …………(9分)
……(13分)
21、(1)设
由 得
………………(2分)
由抛物线定义得
同理用
…………………(5分)
(2)①
…………………(8分)
当 时 ,
又 ,解得 ……………(9分)
②由①同理知 ,
由变形得 …………………(10分)
又
…………………(12分)
即当 时 有最小值 …………………(14分)
22、(1)由已知 的定义域为 …………………(1分)
…………………(2分)
时,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当 时 有极小值 ,无极大值 …………(4分)
时, 在 递减, 无极值 …………(6分)
(2)由 恒成立,得
对 恒成立………(8分)
即 对 恒成立……(10分)
有 在[1,3]递增
在[1,3]递减
从而有 对 [1,3]恒成立
…………………(13分)
点击下载:湖北省高中六校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数学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