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填报高考志愿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但也不要偏低,偏低影响将来发展与成才。
2.拉开梯度原则。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高低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而应该是两所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存在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第二院校志愿发挥作用的机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原则。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4.突出重点原则。今年我市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分为六个批次、九个阶段进行,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几十个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特别是自己在中学基本位置的情况),根据本人情况有重点地选读有关招生录取批次资料,设计与自己志向相一致又与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5.志向决定志愿原则。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气质类型、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测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五、填报高考志愿的基本程序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可分为八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了解政策和信息。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也就是志愿信息的收集过程。一个较好的志愿方案,一般须了解和掌握以下信息:招生政策、录取程序、本科类报考人数、高等院校在津招生计划数、考生所在学校近年来在全市高考中的位置、考生的学习成绩在本校的位置、与考生有关的招生工作时间安排(咨询会、家长会等)、填报志愿时间安排、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等。
招生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统计资料》、《章程汇编》和各高校网站或咨询电话、中学和区县招办、招考资讯网站(www.zhaokao.net)及本市的新闻媒体等。
第二步:估算高考成绩。这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环节和基础。6月9日考试结束后,考生要认真回忆自己的答题情况(主观性试题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照《参考答案》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绩。通常采用的办法有:区间法、逐步调整法和三步估分法等。
区间法:是先将正确无疑的试题打上分数得到一个最保守的成绩;然后在总分中扣除肯定错误的试题分数,得到一个最理想的分数,那么考生的实际得分应当在这个最高分与最低分区间中。这个方法一般适用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
逐步调整法:此法是考生根据参考答案“从宽”估一个最高成绩,再“从严”估一个最低成绩,取二者平均值作为估分成绩;然后将此成绩与自己平时考试、模拟考试排名相比,如果相近,则这个成绩就可作为考生的估分成绩,如果相差较大,则重新确定最高分和最低分,直至接近本人平时考试排名为止。此方法适用于平时成绩比较稳定的考生。
三步估分法:第一,拿到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时,先不要看《参考答案》,而是将试卷重新按自己考试答题情况重新复述一遍,尽可能回忆考试时答题过程。第二,对照《参考答案》,给自己复述的试卷打分(要注意高考按步给分,按点积分的评分办法),拿不准的请教任课老师,第三,将得分与班上同学作比较,再进行微调。此法适用所有考生,一般用此法估分较为准确。
第三步:从6月10日开始,拟订初步志愿方案。在初步估算本人高考成绩、拟定个人专业志向和掌握本年度招生信息的基础上,确定若干套志愿方案。主要包括不同地域志愿方案,不同院校志愿方案,不同专业志愿方案,地域、院校、专业组合的综合方案等。
第四步:征得中学老师或有关招生机构人士的指导。将拟定的志愿方案与班主任老师、中学领导及区县招办、高校招办等招生机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外脑作用),征询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步:家庭内部协商。现阶段,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制定一个良好、满意的志愿方案,进行家庭协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常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报考地点的选择问题,院校、专业与未来就业、升学的问题,上学期间的费用问题等。填报志愿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家庭民主过程之后,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进行排序。
第六步:依据初步拟订的志愿方案重点收集分析信息。按照排定的志愿方案,进一步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如拟报考院校近几年在本市的基本录取情况(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等),拟报考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有无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变化及院校的咨询情况(对今年首次在津招生的院校,要直接向院校咨询),自己的估算成绩的调整,全市考生预估成绩的总体趋势(特别是与去年的比较)等情况。
第七步:确定报考志愿。6月13、14日,在充分收集填报志愿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和家庭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考生的兴趣和志向、高考估分等情况,最终确定考生各批次的报考志愿(重点是每批次的第一志愿)。
第八步:填报志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是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的。所以,考生一定要认真、规范、准确填写院校代码、专业代码等内容,文字、数字要清楚、工整,确保将自己的意愿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六、如何选报高考志愿
今年我市高考志愿的填报工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填报高考志愿和确认时间是6月10日至15日12时。第一次填报高考志愿使用三张表格,分别用于填报普通类高校志愿(含提前本科批次院校志愿、提前专科批次院校志愿、本科一批录取院校志愿、本科二批A、B阶段录取院校志愿)、艺术类院校志愿(艺术类本科一批录取院校志愿、艺术类本科二批录取院校志愿和艺术类本科三批录取院校志愿)和体育类院校志愿(含体育类本科一批录取院校志愿、体育类本科二批录取院校志愿和体育类本科三批录取院校志愿)。
(一)填报普通类高考志愿表
1.填报提前本科批次院校志愿
(1)志愿设置:提前本科批次设有两个顺序院校志愿,每个顺序院校志愿栏中各有3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供考生选择。
(2)包括院校:提前本科批次院校包括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国防生、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师范院校、香港在内地招生院校及有特殊要求的本科招生院校;
(3)填报志愿:
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录取后,享受军人待遇(第三军医大学没有军籍),免收学杂费,毕业后就业前景较好。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办学条件较好,录取分数线与本院校普通类专业相比略低一些,考生在学期间享受由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毕业后按协议到军队工作。因此身体条件较好,立志从事国防建设或家庭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优先考虑此类院校。
公安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三所院校,毕业后就业前景相对较好,考生可视自身情况选报此类院校志愿。
招收免费师范生的4所师范院校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较高,毕业后就业前景较好,因此,立志从事教育事业或家庭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困难的考生可以优先考虑此类院校。
香港在内地招生院校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两所,近年来录取分数线较高,学习费用较高,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授课,因此,家庭条件较好、高考成绩较高且英语水平较高、自理能力较好的考生可以优先选报。
一些高校的航海技术、轮机管理专业也安排在本批次招生,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但对考生的视力要求非常严格,以往许多考生经常因为视力不合格被招生院校退档。因此,填报此类院校专业时应重点考虑自身的视力条件:航海技术专业要求裸眼视力为5.0,轮机管理要求裸眼视力4.8。
总之,提前本科批次院校为考生接受优质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希望考生根据自身条件,积极稳妥地填报本批次招生院校志愿。
(4)注意事项:
第一,军队院校(含武警和国防生)、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的面试、体检安排请关注招考资讯网站和本市相关媒体。
第二,由于军队院校(含武警和国防生)、公安院校和司法院校需要进行面试、体检等工作,其面试、体检分数线是按照考生报考第一志愿情况确定的,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须将上述院校志愿填报在第一志愿栏内,否则,所报志愿为无效志愿。
第三,填报军队院校(含武警和国防生)、公安院校和司法院校须注意招生院校规定的报考条件,如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身高等要求。
第四,军队院校、国防生招生分为一类专业、二类专业,一类专业一般在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新生,二类专业在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新生。上述两类专业按规定又细分为指挥类、非指挥类,指挥类专业、非指挥类专业在体检标准、文化分数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考生报考时须注意区别。
2.填报提前专科批次院校志愿
(1)志愿设置:提前专科批次设有两个顺序院校志愿,每个顺序院校志愿栏中各有3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供考生选择。
(2)包括院校:提前专科批次院校包括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三所院校。
(3)填报志愿:本批次招生院校均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层次招生院校,录取分数线根据报考的生源情况确定,但按照录取程序的安排,本批次招生院校的录取在本科一批录取院校前进行,被上述专科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科一批及以下批次的录取。
(4)注意事项:本批次三所招生院校均需要参加天津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的面试和体测工作,面试、体测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录取。面试、体测安排请关注招考资讯网站和本市相关媒体。
3. 填报本科一批院校志愿
(1)志愿设置:本科一批设置两个顺序院校志愿。每个顺序院校志愿栏中设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本科一批录取院校第一志愿设有A类院校和B类院校各1个第一志愿,考生可在第一志愿规定位置分别填报A类和B类各1所院校,而第二平行志愿设有Ⅰ、Ⅱ、Ⅲ、Ⅳ四所院校志愿,考生可以选择本科一批A类、B类的任意院校。录取顺序依次为A类第一志愿、B类第一志愿、第二平行志愿。
(2)包括院校:本科一批院校包括A、B两类院校,A类院校一般由教育部直属高校、985院校和部分211工程院校所组成,这些高校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学校,也是各行业科研、教育的领头羊;B类院校主要包括部分211工程院校和坐落本市的随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这些院校或是一些地方的重点大学,或是近年来考生报考比较集中的高校。
(3)填报志愿:本科一批第一志愿可以填报两个招生院校志愿,一个为A类院校,一个为B类院校,且A、B两所院校必须填报在指定位置上,否则为无效志愿。录取时,A类第一志愿学校先录取,B类第一志愿学校后录取。
第一志愿及专业通常的填报策略是:
第一,相对高分段考生名校优先。根据往年的情况,相对高分考生一般报考名校的热门专业,但也不要一定非某某高校不报,还应适当结合自己的实际(特别是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积极考虑适合自己的学校和特色专业。
第二,次高分段考生重点考虑A类院校,重点大学、特色专业综合考虑。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是比较优秀的,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重点院校及其特色专业,选择声望高、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院校,这些院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中等成绩考生重点应多考虑不同地域的A、B类院校,兼顾学校和专业。这类考生处于中上位置,但考生数量相对较多,考生志愿的选择范围要广,避免扎堆。考生应根据统考成绩和学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
第四,选报专业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对于采取分数优先方式安排专业的招生院校,考生可以将最向往或最理想的专业安排在第一专业志愿栏内,并按照喜好程度依次排列好其他专业志愿;对于采取分数级差方式安排专业的招生院校,考生须依据招生院校确定的分数级差得分值和对报考专业的向往程度确定第一专业志愿,因为招生院校在安排专业的过程中,当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分数值后,再与报考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专业志愿越靠后,考生要减去的分数值就越大;对于采取志愿清方式安排专业的招生院校,考生须依据对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向往程度来确定,向往程度越高,其第一专业志愿应选择近年来录取分数越低的招生专业。
第五,选报服从调剂专业志愿时,通常有两种考虑,一是对所报考院校非常向往,此院校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那就选择填报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并在“是否服从”栏内填写“是”或“服从”。一是只喜欢报考院校中的部分专业,其他专业无法接受,建议考生就要慎重选报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如果选择放弃,应在“是否服从”栏内填写“否”或“不服从”。“是否服从”栏内为空白的,视为不服从。
本科一批录取院校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的代表,也是广大考生积极向往的高等学府,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为外地院校,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本科一批志愿时,要格外珍惜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选报外地高校。同时,根据今年我市录取工作规定:本科一批B类的外地高校,如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经高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建议中等成绩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坐落外地的B类院校作为B类第一志愿,增加录取机会,满足升学愿望。
第二平行志愿的填报策略
根据我市的录取规则和录取顺序,考生选报的第二平行志愿招生院校通常应为近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不足100%的招生院校,而且,服从调剂专业志愿的选择非常重要。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在“是否服从”栏内填写“是”或“服从”。
对于相对高分考生,建议积极将招收第二志愿相对高分考生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优先考虑对象。
(4)注意事项:
第一,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依据自己的升学实力和综合素质,全面考虑,合理选择。需要提醒高分考生注意,个人兴趣对今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本科一批的录取顺序为A类院校第一志愿、B类院校第一志愿和第二平行志愿,因此,如果考生只选报A类院校志愿,其B类院校的第一志愿就一定要慎重填报。
第三,填报第二平行志愿时,A、B类院校不再区分,考生即可以选择A类院校,也可以选择B类院校。
第四,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今年我市在本科一批志愿栏目的第二志愿中设置了4个平行院校志愿,其投档规则为: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即对同一科类、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依次检索每位考生填报的Ⅰ、Ⅱ、Ⅲ、Ⅳ院校志愿,如考生符合Ⅰ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则会投档到Ⅰ志愿院校;如不符合Ⅰ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随即检索是否符合Ⅱ志愿,如考生符合Ⅱ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则会投档到Ⅱ志愿院校;如不符合Ⅱ志愿院校的投档要求,随即检索是否符合Ⅲ志愿……,依此类推,由计算机对每位考生进行一次检索。经检索,将符合条件的考生一次性投出。同时,为确保录取公平,平行志愿投档时,由计算机对每位考生进行一次检索,即每位考生只有一次投挡机会。
例如,考生甲(585分)、乙(584分)、丙(583分)同时在平行志愿中填报了某院校,该校只有一个计划,则考生甲(585分)被投档到该院校,考生乙(584分)被投档到他所填报的其他平行志愿院校,考生丙(583分)因不符合所填报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而未被投出。如果招生院校因考生甲(585分)身体素质、所报专业等不符合院校录取条件需要退档时,则考生甲将不再投向他所填报的其他志愿院校,考生丙(583分)也不能被递补到该院校,因为这对考生乙(584分)不公平。考生甲和考生丙只能参加下一个批次的录取或征询志愿录取。
4.填报本科二批院校志愿
(1)志愿设置:本科二批A阶段录取院校、本科二批B阶段录取院校分别设置两个顺序院校志愿。每个顺序院校志愿栏中设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2)包括院校:本科二批A阶段录取院校为坐落在省会及计划单列城市的一般本科院校和经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或专业;本科二批B阶段为其他一般本科院校和本市部分本科三批院校的部分专业。
(3)填报志愿:本科二批录取工作分为A、B两个阶段进行,A阶段院校先录取,B阶段院校后录取。
第一志愿及专业通常的填报策略
第一,相对高分考生,对此类考生而言,在本批次内属高分段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兼顾学校与专业,如两者发生矛盾,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但专业的选择不要短视,不要人云亦云一味地追逐“热门”专业,考生和家长应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个人特长等情况选择专业。
第二,一般成绩考生,在招生院校的选择上很重要。这部分考生虽然上了线,但成绩的优势不明显,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报考那些历年来上线情况基本持平或生源不足的院校,避开竞争压力。选择专业时要尽可能考虑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
第三,预计在分数线左右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报考那些历年来生源严重不足的外地院校和专业或农业、林业、地质、矿业等院校,增加录取机会。因为按照有关录取政策,本科二批外地院校(专业)在本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生源不足时,经招生院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第四,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在选择招生院校专业志愿时,在“是否服从”栏内填写“是”或“服从”。
第二平行志愿的填报策略和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同本科一批填报策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