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艺术体育联考 > 招生简章 > 文章正文
 
厦门理工学院2008年本科美术类(含服装表演)招生简章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厦门理工学院 2008-1-16 9:11:42

厦门理工学院2008年本科美术类(含服装表演)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与厦门经济特区同时诞生、同步发展的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厦门市为主的领导与管理体制。

厦门理工学院现有在校学生(学员)1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留学生)1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32.8%,硕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8%

学院现有思明和集美两个校区。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南普陀、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恬静雅致;集美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占地1000余亩,已于2005年启用,校区内现代化建筑群簇拥而立,气势磅礴,设施先进,校园文化活跃。

学院现设有16个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设有建筑设计院、模具设计制造中心、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水资源环境研究所、机械与汽车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信用管理研究所、科技产业公司等一批科研与产业机构,还建立了50多个各类型可对外开放的专业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艺术设计系及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系1987年筹办,1988年开始招收服装设计专业的专科学生,2005年招收本科专业。目前设有两个四年制的本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方向、服装工程方向)和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数码动画设计方向)。

艺术设计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经验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47%,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60%。教师中既有在国际、全国和省级以上的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得多项设计大奖的资深设计者,又有在多个专业学术团体及评审机构中担任重要角色、知名度高的专家。

艺术设计系现有教学及科研用房近2000平方米,包括各专业专属的教室、画室、工作室、实验室及多功能展示厅等,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服装CAD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现代化视听教学设备等,2007年将建成最新苹果电脑平面设计、动画数码设计实验室,承担教育部苹果电脑设计师认证、数字化服装设计师认证,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校内实践基地。同时注重校企合作,先后与现代(PORTS)、七匹狼、斯美泰、罗玛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奖。其中有2005“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福建省金奖;全国第八届广告节现场设计大赛金奖;第九届华东大奖包装类金奖和铜奖;《苏州印象》城市品牌海报展铜奖;中国红十字会公益海报大展铜奖;首届中国童装设计大赛入围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入围奖;“2008扬帆青岛”主题海报大赛优秀奖;2005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等。

目前艺术设计系已为社会输送了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有许多学生被省市著名企业录用,毕业生以工作适应能力强、择业面宽等优点,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用人单位的肯定。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具有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渗透、服装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办学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具备服装专业基本理论、服装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动手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营销策划、教育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调通过设计实践、样板成衣工艺实习、材料性能实验、生产管理实践等技术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学生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掌握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

三、课程设置

服装画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CAD、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饰摄影、专业英语、服装面料再造、服饰配色、服饰图案、服饰配件设计、服饰整体形象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贸易与实务、服装市场营销和时装动态展示等课程。

四、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服装设计实践、服装样版设计实践、创作实践、材料性能实践、服装CAD实践、缝制工艺实践、市场调研、课程设计、公司工厂基地实训、专业采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服装领域的企业、时尚媒体、外资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政府管理等部门任职,从事服装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时尚编辑、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生产管理与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服装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服装材料研究、国际贸易、品牌管理与市场营销策划、时装生产管理及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本科  四年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时装表演及组织编导、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商品营销策划、市场预测等方面能力的复合式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饰美学、服饰搭配、服饰心理学知识,以及掌握服装设计和形象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服装表演艺术实际操作能力和评判能力;具有服装表演的策划、组织与编排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时装摄影技能和进行市场预测、营销策划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时装表演基础、时装表演组织与编导、时装表演组合、时装表演风格与创意、形体训练、化妆、舞蹈、音乐、摄影、舞台美术、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专业英语、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材料学、服饰配色、服饰图案、服饰整体形象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画技法、服装市场营销、时装表演实习、服装市场调研等。

四、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服装设计实践、服装样版设计实践、创作实践、材料性能实践、服装设计软件实践、缝制工艺实践、教学实习、表演实习、市场调研、课程设计、专业采风、汇报演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从事时装表演、表演组织编导、平面模特、服装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时尚编辑、电视台编导制作、电视台主持人、策划创意人员、广告策划、公共关系礼仪、服装营销管理、模特学校专业教师等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四年制)

本专业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码动画设计三个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一、培养目标

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图像信息传达为专业主攻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国内外视觉设计领域的前瞻性理论和学术成就。培养能够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媒体策划及品牌推广的设计和管理专业人才。

二、专业要求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创新性图形思维能力,广泛吸收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商业与非商业运用,能独立完成系列性平面设计任务。

三、课程设置

设计学概论、设计基础、造型基础、图形创意、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版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广告策划与文案、印刷工艺、摄影、插图等。

四、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专业基础训练、专业设计创作实践、市场调研、专业实习、专业采风、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广告媒体、包装、新闻出版、网站等多媒体和艺术教育领域的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一、培养目标

以研究与建筑及环境相关的设计为主攻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中外人文历史、建筑文化、建筑空间、设施和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素质全面的能够从事室内设计、城市景观与园林设计以及公共艺术品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

二、专业要求

具备一定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史论知识和扎实的基础表现技能,全面的设计视野和空间设计思维能力。掌握初步的设计流程,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项目。

三、课程设置

设计学概论、设计基础、造型基础、图形创意、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三维设计、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表现技法、模型制作与装饰雕塑、AUTOCAD、工程预算、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装饰壁画等。

四、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专业基础训练、专业设计创作实践、市场调研、专业实习、专业采风、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城市规划、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艺术教育等领域的设计、规划、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数码动画设计方向

一、培养目标

以研究数码媒体与动画设计为主攻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数码动画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动画剧本的创作、二维及三维动画设计软硬件知识和操作技能、动画的编辑与音频、视频合成、游戏动画设计和专业人才。

二、专业要求

应具备初步的动画理论知识与动画基础、熟悉制作流程,具有团队合作的素质。着重掌握游戏动画、影视动画、后期合成技术,最终达到独立完成短片的制作以及建模、动画、合成的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

设计学概论、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装饰图案、动画制作基础、动画造型基础、图文创意、平面设计软件、动画作品赏析、动画

场景设计、动画建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渲染、动画非线性编辑、音频与视频合成、动画运动规律等。

四、实践环节

包括军训、专业基础训练、专业设计创作实践、市场调研、专业实习、专业采风、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游戏动画、广告动画、影视媒体动画、视频编辑合成和艺术教育的设计、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三、2008年本科艺术类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1、美术类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学制

()

学费(/)

招生

科类

招生

计划

西

艺术设计

7000

美术类

125

30

5

10

10

15

20

10

5

15

5

服装设计与工程

7000

美术类

125

20

10

10

10

10

20

15

10

15

5

合计

 

 

 

250

50

15

20

20

25

40

25

15

30

10

备注一:我院本科美术类专业“校考”设点省份有(打√表示)

 

 

备注二:分省分专业计划以各省招生办公布为准,我院将根据各省的报名、专业考试的结果略作调整。

2、音乐类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学制

()

学费

(/)

招生

科类

招生

计划

西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7000-8000

音乐类

35

 

 

 

 

备注一:我院“校考”设点省份打“√”表示。

备注二:分省计划以各省招生办公布为准,我院将根据各省报名、专业考试的结果确定分省招生计划。

备注三:学费具体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

四、报考条件

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度报名资格和条件的考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创作设计能力,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者,均欢迎报考。

五、报名办法

2008年我院艺术类专业考试分别在湖北、黑龙江、河南、福建、湖南、江西、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设立“校考”考点,以上省的考生可按规定时间到考试点报名、考试。考生索取招生简章办法:⑴我院招生办公室;⑵我院设立的各考点;⑶我院招生信息网上查看,网址:http://zsb.xmut.edu.cn

专业考试报考时间、地点:

省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点

地点

湖北

116-17

119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汉口杨汊湖

黑龙江

120-21

122

黑龙江东方学院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331

河南

124-26

127

郑州大学(南校区)

郑州市大学北路75

福建

129报到

130-31

厦门理工思明校区

厦门市思明南路394

湖南

213-14

215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长沙市麓山南路153

江西

217-18

219

南昌第十八中学

南昌市东书院街8

山东

221-22

223

① 淄博市招办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225-26

227

② 青岛市招办

八大关宾馆小礼堂

江苏

31-2

33

苏州六中

东北街132

浙江

35-6

38

浙江师院文一路校区

杭州市文一路222

1、考生报名时须提交以下材料(复印件不退还):

(1)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

(2)近期免冠正面一寸彩色照片2张;

(3)填写报名表一份(务必写清楚有效的联系方式,含收件人、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编);

2、报名费:150/人。

3、考生报考资格经审核后,即可发给专业准考证。考生凭身份证及专业准考证参加考试。

4、考生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画具自备。

六、考试方法和成绩认可

考试分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凡报考我院本科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各省组织的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其中:(1)未设“校考”考点省份的考生采用其省统考专业课考试成绩;(2)设有“校考”考点的省份采用我院单独组织的“校考”专业课考试成绩。文化课考试采用各省组织的统考成绩,按考生所在省招生办规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考虑单科成绩)执行。

       考试科目及专业考试纲要:

1)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美术类)

科目

内容

要求

考试用纸

时间

满分

色彩

静物默写

构图完整,造型准确,色彩明快,画面协调,虚实相应,主题突出。

八开画纸

150

100

设计

基础

速写与命题设计

侧重于设计基础:考核学生的审美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和形象思维创意能力。

八开画纸(两张)

150

100

:基本绘画绘图工具、三角尺、圆规、黑色水笔、钢笔,考生自备.

七、《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发放办法

参加由我院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且专业考试成绩达到基本要求的,我院将签发给《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

八、录取办法

在文化课和专业课考试成绩“双过线”的情况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两个专业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按文化课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结果经省(市)招生办审批后,由我院签发《录取通知书》。

九、复查

学生入学后经复查或专业复试,如发现有舞弊行为等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和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厦门市集美区理工路600号(邮编:361024

学院网址:http://www.xmut.edu.cn

招生办网址:http://zsb.xmut.edu.cn

招生办电子邮箱:zsb@xmut.edu.cn

招生办联系电话:0592-62916782189119

招生办传真:05922188457

十一、本简章解释权归厦门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所有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