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原则确定 在试题中渗透“价值观”的表现因素 注重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
今年中考 不“难偏繁怪”
本报讯(记者 姚奕)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中考命题原则确定,不会在题目的难、偏、繁、怪上做文章。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表示,到2008年,北京市初中毕业生经过几年的持续减少后,再次减少了2万人,总考生数为9.3万人。
今年中考命题将重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在试题中积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因素。
试卷将在总体上保持稳定,同时也会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要更注重对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孤立的记忆;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运用等。
在总体难度把握上,将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中考都能获得成就感,得到肯定和鼓励,尤其是不会在题目的难、偏、繁、怪上做文章。
贴心提示
语文和英语 变化最突出
今年中考说明显示,五个学科都做了一些调整。其中语文和英语的变化突出。
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由去年的12篇增改为24篇;古诗文背诵篇目由去年的19篇增改为31篇。同时,今年中考还强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考核。
英语方面词汇量有所增加,由去年的1100个左右,增到1600个左右。
在英语第I卷和第II卷的卷首都有听力理解题。其中,第I卷与往年相似,而第II卷的听力请考生在听对话或独白的同时还要记录信息。
另外,英语试题易、中、难考试比例有所调整,2008年中考英语为6:2:2,而2007年是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