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是2009年中考第一天。今年中考卷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昨天,本报邀请我市4位经验丰富的名师,对中考首日语文、化学试卷进行点评。
语文:稳中求变注意文化 点评教师:
省泰中附中 蔡爱平 二附中 高根林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构思精美,内涵丰富,试题梯度合理,在稳定中有所变化。试卷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体现了稳定创新、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的基本原则,给当前语文教学以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出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带有明显延续性、继承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试题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题型稳中出新。今年试卷分为“基础知识选择判断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4大知识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知识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今年试题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其中,文言文阅读题目是《柳敬亭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含义、朗读停顿、句子翻译、作品理解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点。
今年作文为命题作文,题为《懂得责任》。所给材料不仅表明了“责任”,也巧妙地点到了“懂得”的内涵,为考生只写“责任”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只要充分调动起生活的积累与感悟,并不算难。但要写出新颖、深刻的考场作文,也不太容易。化学:重视能力
关注社会 点评教师:
二附中 殷志忠
省泰中附中 朱月芳
今年化学试卷与2008年的结构大致相同,难度适中。试题命制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基础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科体系,强化实验考查,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
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适度体现探究。如第11题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第26题对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考查,第18、19两题对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考查等。此外,将实验探究与对化学学科基本知识的考查有机结合,如第29题对石青组成成分的探究,及化学式的确定;第27题碳酸钙纯度的分析与判断等。
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重视将生产、科技和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焦点、热点等问题渗透到试题中,如第2题中瓦斯爆炸、第10题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让学生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此外,今年试题更贴近生活,注重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作为试题的命制背景或情境,如第4、14、18、25等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天然纤维的识别、煤油的组成推断以及淀粉、硬水的检验等知识点。更加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总之,2009年中考化学试卷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体现知识融合,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能力与方法,有利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