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重基础抓主干广覆盖
特邀嘉宾:崔萍(成都市青羊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今年化学试题充分体现“生活——化学——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适当照顾知识的覆盖面。试题延续近年化学中考命题思路和特点,稳中有新,难度适当,区分度良好。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试题灵活,仅靠死记硬背几乎得不到分,较好地体现了能力考查为主导的命题思想。
与往年相比,Ⅱ卷试题更重视对计算与
图表信息结合、计算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能力考查;今年试题梯度更加明显,更能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严格按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命题,整卷中无偏、难、怪题。酸碱盐知识主要考查典型物质的典型性质,不拔高、不拓展、不乱演绎,对今后教学把握准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难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第16题,根据课程标准对酸碱盐部分要求降低的现象,采用在框图题中给出更多信息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控制了试题的难度。
精心设计试题的情景,体现化学教育
的真实性。素材的选取上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和真实性。其中有近期社会、生活的热点,例如第14题,以“地震成因”为题材,让学生科学地了解自然现象,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体现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突出了试题的探究功能。探究试题更注重了探究的层次、学生反思与实验方案评价能力的考查,关注了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18题,体现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在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中,更加关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形成,重在考查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猜测与判断、对结果的量化探求过程,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