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民法学导论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二、民法的本质
三、民法的适用范围
四、民法的渊源与体系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功能
二、平等原则
三、意思自治原则
四、公平原则
五、诚实信用原则
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七、公序良俗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一、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以及研究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二、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三、 民事法律事实
第四章 自然人
第一节 自然人的能力
一、自然人的权利能力
二、自然人的行为能力
第二节 监护
一、监护制度的概念与功能
二、监护的设定
三、监护人的职责
四、监护人的责任
第三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二、宣告死亡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关系
第五章 法 人
第一节 法人的成立
一、法人的概念及类型
二、法人的成立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法人的变更与终止
一、法人的变更
二、法人的终止
第六章 合伙
第一节 合伙概述
一、合伙组织的法律地位
二、合伙的种类
第二节 合伙关系
一、合伙的成立
二、合伙事务的执行
三、合伙财产与合伙的民事责任
四、入伙、退伙与合伙的解散
第七章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第一节 法律行为概述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
一、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
二、法律行为成立的特殊要件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样态
一、法律行为的生效
二、无效的法律行为
三、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四、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五、法律行为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六、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四节 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种类
三、代理权的行使
四、无权代理
五、代理关系的消灭
第八章 诉讼时效
第一节 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功能及适用的范围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三、诉讼时效的种类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起算
一、诉讼时效的起算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第九章 物权
第一节 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特征、种类
二、物权的效力
三、物权法的调整对象
四、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概念
二、所有权的权能
三、所有权的取得
四、共有
五、相邻关系
第三节 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基本原理
二、建构用益物权制度的法理基础
三、传统民法的用益物权制度
四、我国的用益物权制度
第四节 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
二、抵押权
三、质权
四、留置权
第十章 债权
第一节 债的概述
一、债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要素
三、债的种类
第二节 债发生的根据
一、合同之债
二、侵权行为之债
三、不当得利之债
四、无因管理之债
第三节 债的履行
一、债履行的概念
二、债履行的分类
三、债的适当履行
第四节 债的保全
一、债的保全与债的担保
二、代位权
三、撤销权
第五节 债的担保
一、债权担保的形式
二、保证
三、定金
第六节 债的移转
一、债移转的概念
二、债移转的原因
三、债权让与
四、债务承担
五、债权与债务的概括承受
第七节 债的消灭
一、清偿
二、抵销
三、提存
四、免除
五、混同
第十一章 人身权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
第二节 具体的人格权
一、物质性人格权: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
二、标志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法人名称权
三、评价性人格权:名誉权
四、信息类人格权:隐私权
第三节 身份权
一、荣誉权
二、配偶权、亲权
第十二章 侵权责任
第一节 侵权行为法概述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
二、侵权行为法的规范功能
三、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
四、侵权行为法的现状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归责原则
二、过错推定原则
三、无过错原则
第三节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违法行为
二、过错
三、损害事实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四节 特殊侵权责任
一、国家公务人员侵权
二、高度危险作业的侵权
三、环境侵权
四、物件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五、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六、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
七、替代责任
八、产品侵权责任
九、事故责任
十、违法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十一、专家责任
第五节 抗辩事由
一、抗辩事由的属性
二、抗辩事由的具体类型
第六节 损害赔偿
一、人身损害赔偿
二、财产损害赔偿
三、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