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5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核心知识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1.工作时间
国家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延长工作时间的例外情形: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2.休息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
》》例题精讲
【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工作时间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我国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制度
B.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2日
C.用人单位不能实行法定工作时间,需要实行其他工作时间的,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
D.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而且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A项的表述与上述法条的规定是一致的,故A项正确。《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由此可见,B项“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2日”与法律的规定不符,其说法是错误的。《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36条、第38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由此可见,用人单位不能实行法定工作时间,需要实行其他工作时间的,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故C项说法是正确的。《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可见用人单位如果要延长工作时间,一方面要和劳动者协商;另一方面一般每日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所以D项说法正确。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劳动者休息权的具体内容,考生应对相关条文综合把握。
考点16 劳动争议申请和受理
核心知识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例题精讲
【例】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间为( )。
A.6个月 B.1年C.3个月 D.45日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问题。
》》易错点拨
【例1】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
A.太原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 B.山西省人民政府
C.中共太原市委 D.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立法法》第63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易错点拨】本题易错选B。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而不是人民政府。
【例2】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是( )。
A.某单位辞退了怀孕的小李
B.某单位招收了一位年满17周岁的未成年女工
C.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王让自己正在上小学的女儿辍学回家干活
D.某公司未经王女士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肖像印发在广告画上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女工,而B项某单位招收的是一位年满17岁的未成年女工,没有违反该法规定。
【易错点拨】命题人在B项上设置了一个陷阱——“未成年”,假如该选项将“未成年”三字删除,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选错。
【例3】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3000元现金,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 )。
A.甲乙只构成盗窃罪 B.甲乙均构成抢劫罪
C.甲为盗窃,乙为故意伤害 D.甲构成盗窃,乙为抢劫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这是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乙构成抢劫罪,甲未使用暴力,故此不构成抢劫罪,仍为盗窃。
【易错点拨】本题考生易错选C。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