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
化学 点评人:钟灿富 厦门一中教务处主任,化学特级教师
多个小题让试题有梯度
理科综合的化学题目符合考纲说明,基本上是按照考纲来出题的。而这些考题的难度系数比较低,比较适中。他说,这些考题比去年的化学考试容易了很多,非常符合考纲平稳过渡的要求。对于这些题目,很多考题的背景材料都来自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很有新意。不过,这些考题考的还是化学的主干知识,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如理科综合的第24题的铝土矿提成,背景就是工业生产中的提成。
另一方面,考题中新增加的那些题,更多体现的是新课改的要求。理科综合的第23题的第6小题考的是盖斯定律,这一定律在课改前是不要求学生懂的。同时,一些考题是侧重于探究性实验的要求,所占的比例很重。理科综合的第25题,考的就是探究性实验,而且是17分,所占比例很大。
当然,今年的化学考题设置了多个小题,让试题有了一定的梯度,使得考试有了很大的选拔性。一个大题中的多个小题,是从易到难的,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答对大部分的小题,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只能答对前面的小题。这样就可以拉开分数距离,利于选拔,让一些拔尖的学生进入好的大学。不过,由于考题的背景新,但又考的是化学的主干知识,这样就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
考后同学们反映,对今年的化学考题还是很满意的。 (商报记者 吴泗海 整理)
物理 点评人:郑仁文 厦门一中物理教研组组长
物理难度大大降低
今年高考,新课改后物理分数总体没有改变,还是120分,这是福建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难度大大降低,预计成绩将大大提高,基本上没有太偏太怪的题目。
今年物理部分题目总体来说,紧扣了我省发布的考试说明,题目也基本上都是考主干知识,集中在力学和电学两大方面,与“福建省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比较起来显示了一种稳定性。
去年,物理部分的难度值大约是0.36,今年我估计在0.50—0.55之间,可见今年的题目相对容易许多,这也可能跟我省发布的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控制难度有关。
具体考试内容方面,往年是8个选择题,今年的6个选择题都是必考内容,原先预计是2个力学题、2个电学题、1个光学题、1个其他方面题,但是今年高考题目把一个力学题转为了电学题,这也属正常范围内。
其他方面,2个试验题原来预计会比较难,但是实际上还是比较容易。3个计算题,第一个是力学、运动学方面,在意料当中,第二个是能量方面题目,这也与学生们平时训练相吻合,第三个是带电离子方面题目,与考试说明的安排一致。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如第13题,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第14题,“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第16题,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第20题,射击枪击中目标靶的问题等。试题在考查考生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
可以说,考试中遇到的题目,学生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考的知识点都是平常训练过的,只是出题时考虑创新,可能在陈述方式上不大一样,但只要细心联想一下,都将是“手到擒来”。
(商报记者 莫家彦 整理)
生物 点评人:许桂芬 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用甲流考察免疫调节知识
今年高考理综的生物考题跟复习结合得很紧,侧重主干知识,比如代谢、遗传、调节、实验等,要求考生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但也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这也是生物学科对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这些考察的重点我们在平时都有考虑到了。
试卷的结构也很合理,跟考试说明上的要求、样卷都一致。像必考的5道选择题、2道大题,选考的一些题目都非常符合考试说明上的要求。考题的质量较好,既严谨又有改革,设问非常巧妙,又没有偏题、怪题。例如,选择题的第2、3、4题侧重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选择题的第5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等。
今年生物题目的一个特点是实验占的分量很大,比今年省质检时实验占的分量更大,这一点是省质检后我们建议的,的确在试卷中反映出来了。今年的考试中,实验占的比重也不少,但实验能力上的点不多。
今年有的选择题就考察到了实验细节,比如理综卷子的第一题。新课程中,实验的内容增加了很多,注重对考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试卷也注重考察考生平时有没有做过这个实验、有没有关注实验。有或者没有,答这些题时是有区别的。所以说今年的题目设计得很用心。另外,大题也注重对照实验法的考核,要求考生要贯穿这个思维。
今年生物考题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次把数学思维和生物实验结合起来了,就是选择题的第5题。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将来从事生物科研的人,不仅是能埋头苦干做实验的人,还要会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这道题就是考察考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方便高校选拔人才。
与社会热点的结合也是今年生物考题的一个亮点。比如说,考题用最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来考察考生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知识,这个是完全没有超过大纲的范围的,但是又和热点结合得很紧,非常有新意。这也说明生物要保持与健康、保健知识的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另外,牧草遗传育种这道题也是跟民生密切相关的,也跟社会生活结合得很紧。
(商报记者 吴斯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