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采用“平行志愿”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对考生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志愿的填报,需要经过许多步骤,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谨慎处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挥新政策的优势。市招考办主任为广大考生支招。
消除三大误解
填好样表再上网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注意消除对平行志愿的误解。
误解一: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
有的考生误以为平行志愿是所填报的几个志愿院校同时录取,然后让考生选择去哪所学校,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考生的档案只能投一所学校,档案一旦投出就停止继续检索和投档了。
误解二: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
有的考生误认为平行志愿既然是并列的,那就可以随便填报,只要分数够,就自然可以投档到几个志愿中分数最高的那一所学校,这也是一种误解。平行志愿是有顺序排列的,严格按考生填报的顺序来检索。
误解三:平行志愿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几个学校的录退
有的考生以为平行志愿是在同一时间按顺序进行每个志愿的录退,即以为是先投A校, A校不能录取退档后即投B校,B校不能录取再投C校……这都是错误的理解。
填好样表再上网
由于今年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考生需要熟悉程序,严格按要求操作。
按规定,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因此建议考生先填写好志愿样表,然后依照样表上网填报,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不容易出现错漏。考生填入院校代码、专业代码后,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会自动跳出,考生可当场核对。每个志愿6个专业后面有“是否愿意专业调剂”,考生要做出选择,放空不填就无法提交。文史、理工类本科一、二、三批征求志愿填报时,在四个院校志愿后有“院校调剂”栏目,考生也必须做出选择。每一批次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提交保存”,并选择“安全退出”。
市招考办负责人建议,考生在每个批次志愿填报完成后,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在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有差错,才能及时进行更正。每批次填报志愿,要及早上网填报,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才填报,更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因网络访问量增大,造成网络不畅,网速缓慢,从而影响顺利填报(因实行平行志愿后,探听、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情况都不可能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五大流程 四次机会
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招生录取主要有五大流程。
最先开始的是提供生源分布统计(模拟投档)。正式投档前2天,省高招办根据高校计划数和调档比例向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校根据生源情况确定计划微调方案并提出正式投档比例,省高招办与高校再次沟通后形成高校正式投档分数线。这是五个流程中的第一个。其后四个流程就是考生进入高校的四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常规志愿投档与录取。高校正式投档线形成后,省高招办正式投档,高校下载投档数据后进行正式录取,安排考生录取专业。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结束录取;未完成计划的高校进入征求志愿录取。
然后是征求志愿投档与录取。常规志愿录取结束后,省高招办及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数和最低录取分数,同时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或者完成原计划后又追加计划的院校(包括最低录取分数线和特殊录取条件等)以及预科班招生计划,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征求志愿投档比例统一为1∶1。
接着是调剂志愿的投档和录取。征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有院校仍未完成计划,则进行院校间调剂志愿的投档录取。调剂录取仍然按照考生投档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投档,只要线上考生在征求志愿时填报了“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就有可能被调剂录取。投档比例为1∶1。
最后的机会是降分录取。调剂志愿录取结束后,如仍有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由高校提出申请,经省招委会批准后可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可为50分)以内降分录取征求志愿填报该高校的考生。降分录取时按顺序降分,投档比例为1∶1。如征求志愿降分录取后仍未录满,高校还可继续申请降分录取有填报“愿意服从院校间调剂”的考生。 □本报记者 陈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