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东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高招诈骗 高考工具 高中新课程 艺术高考 高校频道
各省高考:全国综合 上海春季 天津春季 古巴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理综考点解析
来源:广东教育出版 2009-12-11 编辑:福建招生考试网 【字体:小 大】
2010年广东高考新方案中的理综/文综基础科目与前几年很不相同的。一是考试的功能不同。文科/理科基础是为了考核考生是否具有一个必要的基础而设立的,属于水平考试,不强调筛选和区分;理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编

  文综/理综与文科/理科基础的不同点

  2010年广东高考新方案中的理综/文综基础科目与前几年很不相同的。一是考试的功能不同。文科/理科基础是为了考核考生是否具有一个必要的基础而设立的,属于水平考试,不强调筛选和区分;理综/文综是作为选拔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选拔考试,强调筛选和区分。二是考试的内容范围不同。文科/理科基础包含了政、史、地、理、化、生六科的必修内容,而且文科基础中理科科目的内容占了70%,理科基础中文科科目的内容占了70%;而理综只涵盖理、化、生三科,文综只占了政、史、地三科,但却要求必修加选修的内容。三是考试的能力要求不同。文科/理科基础只考查学生关于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文综/理综却是对学生文科或理科知识的全面考核。四是考试题型的不同。文科/理科基础只考选择题;文综/理综却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从难度上看,显然会有比较大的提高。

  文综/理综考试基本上是政、史、地/理、化、生三科考题的拼盘,把分科方案中这几个单独进行的科目考试放到同一时间、同一试卷上考查而已。其内容范围、能力要求、试题难度都和分科方案中的单科考试更为接近。所以,不能以前些年备考文科/理科基础的心态和程度来备考今年改革后的文综/理综,更应该以备考分科考试的心态和程度来备考文综/理综。

  2010年要进行的文综/理综考试,与前几年分科高考中的单科考试有相似之处,但也并非完全相同。相对文科/理科基础,文综/理综有一些地方会有所改变,有一些地方会保持不变,这是进行复习和备考时所必须清楚的。

  “3+文综/理综”对学生

  备考和应考产生的影响

  首先影响的是试卷、考试时间、题量、分值、内容范围、应考人群。

  2010年高考中,原来的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试卷将合并为一份文综/理综试卷。由此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试卷将不再像原来单科试卷那样从易到难分布,而是按题型切割成块,每一块中均包含物理、化学、生物的试题,成为一份拼盘式的试卷。这就要求考生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实力稍差的学生要先选自己相对有把握的学科试题,做完一科再做另外一科;实力好的学生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做,但是分科做题会使自己的思路不至于忽东忽西的跳跃,一般来说效果要好一些。

  第二个影响是,原来的单科考试每一科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现在文综/理综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假如平均分配,每一科的时间只有50分钟,相对单科考试,时间减少了近60%。当然考试的题量也会相应减少。从全国各地已经实施理综考试的省区的情况看,选择题每科约为6~8题,非选择题约为2~3题,比单科考试时减少一半以上。

  每一单科的题量减少了,每一单科的分值也从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00分(理综/文综总分300分)。但是,分值只减少了34%左右,没有考试时间和题量减少得那么厉害,这样每一道试题的分值反而会提高。因为现在的考试是以卷面原始分见高低,在语、数、英三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文综/理综的每道题的分值提高,就要求考生在回答时更加谨慎,提高准确性。

  试题数量的下降带来的结果是总体覆盖面缩小。考试的范围也应相对缩小。

  在没有公布考试说明之前凭猜测缩小复习的范围是很不妥当的。我们认为,减少考试时间和题量之后,考试点将更加集中。作为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以筛选学生,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目的,命题者的眼光看重的是学科结构中起重要的支撑作用的主干知识,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只要是属于主干知识,就必须认真复习。

  再者,不变的是命题的方向和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和命题基本策略。

  当初开始设置“综合”科目的时候,确实考虑到要出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试题,但实践的结果表明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或者迁移能力是一种层次相当高的能力,在高考这种时间很短、涉及内容很多、学生高度紧张的考试里面,只有极个别出类拔萃的考生能够表现出这样的能力,其他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做不到。在高考中考查这样的题目对选拔学生没有意义,只能引导教学难度的无限加深,把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下放到高中。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未必有好的结果。

  有介于此,现在的“综合”只是拼盘,是把三个分科考题摆到一起而已。因此,命题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不会有改变。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