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上海春季高考 > 文章正文
 
上海春季高考会取消吗
考生人数创新低 春季高考为何叫好不叫座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人民网 2008-1-7 9:17:49

作为最后一个仍在坚持春季高考试点的城市,上海目前有些尴尬。
  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春季高考中,仅有6177名考生,报名人数较2007年春季高考锐减30%,较2006年春季高考更是下降了一半。与此同时,高校招生的热情也在变冷。2006年,上海参加春季招生的普通高校为12所,2007年降至9所,2008年缩减为8所。

  本意为考生创造更多选择途径的春季高考,为何连年受到冷遇?

  新模式先热后冷

  四个试点只剩上海一家

  自2000年以来,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4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形成了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实行几年,春季高考呈现由热变冷的态势。

  春季高考与传统的秋季高考不同,其主要特点在于:高校和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权。高校在招生计划上有调节权,可适当扩大招生名额。考生可根据学校、专业选择参加一所或几所高校组织的综合能力测试,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可自主选择一所学校报到。

  但是,这一改革在2004年出现了变化。这一年,内蒙古首先取消春季高考,安徽则是最后一次春季高考,而北京的报名人数首次出现大幅下降,并在2006年宣布取消春季高考。上海成为最后一块阵地。

  尽管其他城市相继淡出,上海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之所以坚持,一方面是希望为考生提供多次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希望这块‘试验田’为秋季高考改革积累经验。”上海考试院领导如是说。

  考生难舍“本科情结”

  春季高考沦为“热身赛”

  春季高考被很多考生当作是一次秋季高考的 “热身赛”,是它遭到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受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扩招人数的膨胀,原本参加春季高考招生的高校也正在退出。2008年春季高考中,上海的公办高校只剩下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其余4所均为高职(专科)学校。

  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报名考生共有8479人,计划招生1862名,但最后超过一半的达线考生连志愿都没有填写。在被录取的学生中,本科录取报到1121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0%。但高职(专科)只有422人录取报到,仅完成招生计划的56%。从中不难看出,考生仍然难舍“本科情结”。

  不过,上海市教育部门认为,报考人数逐年递减,并不能说明春季高考不重要。

  由于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是复读生,随着上海高校秋季升学率的逐年递增,每年复读生的绝对数也在递减。

  春季高考只是探索

  即使取消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春季高考“越来越狭窄的生存空间”,教育专家建议,必须改变现有的招生模式。

  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现行的春、秋两次高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次高考。春考只是给考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从它的报考对象和参加高校来看,主要是落榜生和少数高校参加的高考。它和秋考是两种不同的体系,考试成绩无法通用。不像国外的SAT和GRE考试,一年多次开考,任何一次成绩都可以用来申请进高校。其次,重点院校不参加春季招生,也是一大制约。要真正发挥多次高考的作用,还得让更多院校参与进来。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则认为,春季高考只针对落榜生、往届生等,限制应届高中生。他建议,中学阶段应健全和完善学分制,这样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便能提前毕业,同往届毕业生、落榜生一起投入春季高考,也为重点大学参与招生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春季的招生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和2007年相比,2008年的招生对象和报考名额有所放宽,具有上海蓝印户口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进居住证一年及以上的考生均可参加。

  专家认为,春季高考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探索,但制度仍不完善。对某些高校来说,春季高考打乱了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如果春季高考真的到了要取消的那一天,也不必太在意,因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每所高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大家探索高考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