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 八校
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学试题(文科)
命题学校:黄冈中学 命题人:胡小琴 审题人:曾建民
考试时间:2015年4月1日 下午15:00—17:00 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其中 为虚数单位), , ,则复数 的共轭复数为
A. B. C. D.
2.若变量 ,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3.从某校高三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对该班50名学生的高校招生体检
表中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某高校 专业对视力的要求在0.9以上,则该班学生中能报 专业的人数为
A.10 B.20 C.8 D.16
4.已知 中,内角 , ,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 , ,若 ,且 , ,则
的面积等于
A. B. C. D.
5.《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把1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个人的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 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一份的量为
A. B. C. D.
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A. B. C. D.
7.将一枚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得到的点数依次记为 , ,则直线 与圆
无公共点的概率为
A. B. C. D.
8.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已知 ,则“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已知数列 为等比数列,则“ ”是“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已知两个平面 , ,若两条异面直线 满足 且 ∥ , ∥ ,则 ∥
D. ,使 成立
9.对于函数 ,若存在区间 ,使得 ,则称函数 为“可等域函数”,区间 为函数 的一个“可等域区间”.下列函数中存在唯一“可等域区间”的“可等域函数”为
A. B.
C. D.
10.已知二次函数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与 轴的交点 , 位于 轴的两侧,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与 轴交于 和 ,则点 所在曲线为
A. 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11.设向量 , ,则向量 在向量 方向上的投影为 .
12.已知 为钝角,且 ,则 = .
13.设函数 ,则方程 的解集为 .
14.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为直线 ,过抛物线上一点 作 于 ,若直线 的倾斜角为 ,则 .
15.已知函数 的图象在点 处的切线与直线
垂直,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值是 .
16.在 上的函数 满足:① 为正常数);②当 时, ,若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极大值对应的点均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等于__________.
17.若集合 具有以下性质:① , ;②若 ,则 ;且 时, ,
则称集合 是“完美集”.给出以下结论:
①集合 是“完美集”; ②有理数集 是“完美集”;
③设集合 是“完美集”,若 , ,则 ;
④设集合 是“完美集”,若 , ,则必有 ;
⑤对任意的一个“完美集” ,若 ,且 ,则必有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5小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函数 (其中 )的图象如图所示,
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
到函数 的图象.
(Ⅰ)求函数 的表达式;
(Ⅱ)已知 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若向量 与 共线,求 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 中, , ,数列 满足 , .
(Ⅰ)若数列 是等差数列,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Ⅱ)若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梯形 中, 于 , 于 ,且 ,现将 , 分别沿 与 翻折,使点 与点 重合,点 为 的中点,设面 与面 相交于直线 ,
(Ⅰ)求证: ;
(Ⅱ)求证: 面 .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Ⅰ)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并判断是否有极值;
(Ⅱ)若对任意的 ,恒有 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Ⅲ)证明: ( ).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 : ,若椭圆 上的一动点到右焦点的最短距离为 ,且右焦点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短半轴的长.已知点 ,过 点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点 与点 关于 轴对称.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求 的取值范围;
(Ⅲ)证明:直线 恒过某定点.
湖北省 八校
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数学试题(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6-10
二.填空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②③④⑤
1.【解析】选 .由 ,可得 ,即得 , , 的共轭复数为
2.【解析】选 .线性约束区域如下图, 看作是 ,当经过 与 的交点 时, 取最大值 .
3.【解析】选 .满足条件的有3组:视力在0.9到1.1;视力在1.1到1.3;视力在1.3到1.5,纵轴表示的是频率/组距,所以可以报考A专业的有(1+0.75+0.25) 0.2 50=20(人).
4.【解析】选 .由正弦定理可得 ,即 ,所以 ,因此这是一个正三角形.
5.【解析】选 .易得中间的那份为20个面包,设最小的一份为 ,公差为 ,根据题意,于是有[20+( )+( )] ( ),解得 = .
6.【解析】选 .这是一个正三棱柱,外接球的球心就是两底面三角形的中心连线的中点,外接球的半径等于球心到正三棱柱的任意一个顶点的距离,可求半径为 ,那么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7.【解析】B.直线 与圆 无公共点,则有 ,满足该条件的基本事件有15种,基本事件总数是36种,故所求概率为 .
8.【解析】选 .选项 中,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 错;
选项 中,由 得 或 ,可以推出 ;但若 ,则该数列有可能是摆动的等比数列,如:1,-1,1,-1,1,-1……,此时推不出 ,所以 错;选项 中,当 时, ,所以 错.
9.【解析】选 .选项A中,区间 都可以是“等可域区间”;选项C,D中,函数均为增函数且与 不可能有两个交点;选项B中,“等可域区间”为 .
10【解析】选 .结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 ),根据题意可得 ,①,二次函数图像和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 )和( ),利用射影定理即得: ,结合①先求出 和 之间的关系,代入①可得到,( )所在的曲线为 ,表示椭圆.
11.【解析】 .向量 在向量 方向上的投影为 .
12.【解析】 . ,即 ,又 为钝角, , .
13.【解析】 .令 = 或 = 或 .
14.【解析】 . 点只能在抛物线上半部分,设 点为 , , ,解得 , .
15.【解析】6.因为 ,即过A点的切线斜率为 ,与直线 垂直,可得 =-1从而 , ,程序的算法中, ,跳出循环时 .
16.【解析】 .先令 ,那么 , = ;再令 ,那么 , = ;分别算出它们的极值点为( ), , ,三点共线解得 .
17.【解析】 ②③④⑤
①-1 ,1 ,但是 , 不是“完美集”;
②有理数集肯定满足“完美集”的定义;
③0 , ,0- =- ,那么 ;
④对任意一个“完美集”A,任取 ,若 中有0或1时,显然 ;下设 均不为0,1,而
,那么 ,所以 ,进而 ,结合前面的算式, ;
⑤ ,若 ,那么 ,那么由(4)得到: .
三.解答题
18(Ⅰ)由函数 的图象, ,得 ,
又 ,所以 . ……………………3分
由图像变换,得 .……………………6分
(Ⅱ)∵ , 即
∵ , ,
∴ ,∴ . ………………………………………………7分
∵ 共线,∴ .
由正弦定理 , 得 ①………………………………9分
∵ ,由余弦定理,得 ②……………………11分
解方程组①②,得 . ……………………………………12分
19. (Ⅰ) , 且 是等差数列, ,
当 为奇数时, ,即 ;
当 为偶数时, ,则 , ,
………………6分
(Ⅱ)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 .
当 为奇数时, ;当 为偶数时, .
即 且 ,因为
, ,
………………………………………12分
20. 解析:(Ⅰ) .…………… 分
(Ⅱ)
①
,
在 中,连接 ,得 ,
且
②
结合①②得,即 面 . ………………………………………………13分
21.(Ⅰ) ,( ), ,
即 ,当 , ,
所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在 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 ,无极小值.……………………………4分
(Ⅱ)方法1:因为 ,
对任意的 恒成立,由(1)知 ,
则有 ,所以 .……………………………………………9分
方法2:记 , ,
, , ,由 得 即
上为增函数;
上为增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
因为对 即要求 恒成立,
所以 符合且
得 . ……………………………………………………………… 分
(Ⅲ) ,由(Ⅰ)知 ,
则 (当且仅当 取等号).
令 ( ),即 ,则有
则得证 ……………………………………………………………… 14分
22.解:(Ⅰ)由题意知 , 解得 ,
故椭圆 的方程 .…………………………………………………… 分
(Ⅱ)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 的方程为 .
由 得 . ①
设点 , ,
,
即 . …………………………………………………… 分
(Ⅲ)由(Ⅱ)知, ,直线 的方程为 .
令 ,得 .
将 , 代入,
整理,得 . ②
由①得 , 代入②整理,得 .
所以直线 恒过定点 . …………………………………………14分
点击下载: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数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