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频道3月29日电(记者张建新 薛飞)南开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一株重要的采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破译,揭示了其遗传信息并首次发现重要代谢路径,可帮助解决重油开采和污染难题,为清除石油污染带来新的曙光,对于微生物采油技术的革新亦具有重要意义。
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王磊说,能吃石油的微生物,并不是将宝贵的石油资源喝掉,而是拥有降解石油的本领,可以用于处理石油污染、帮助开采石油。
南开大学的此项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解开了可降解重油的细菌的奥秘。在自然界中,很多细菌能降解轻油,而重油不易降解,会造成长期污染,对石油污染的治理工作造成了最大的挑战。目前全球探明储量的石油中,超过60%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开采,主要为黏度高、流动性差的重油。
上世纪90年代,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如林等在天津大港油田发现了一种嗜热脱氮土壤芽孢杆菌,并取名为NG80-2。它在45至73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活,能以原油为唯一的食物,具有独特的降解重油和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能力。但10多年来,它的基因密码仍然未知。
经过近4年的努力,课题组发现了一种关键的生化酶,它能帮助细菌将重油的主要成分--长链烷烃降解为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