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域外汉学家评“于丹现象” 更强调“原著本身”
来源:新华网 2007-3-30 9:57:00 【字体:小 大】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白旭 娄琛)北师大教授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讲《论语》而名扬海内外,对这一“于丹现象”,域外汉学家们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更强调“研究要回到原著本身”。

  在此间参加世界汉学大会的美国乔治敦大学东亚系魏若望教授认为,《于丹〈论语心得〉》只是一家之言,“对孔子理论的解读并不能被认为是孔子理论本身。
研究一种理论我们还是要回到原著本身。”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柯楚兰教授说,于丹的讲座对于向大众普及古代经典有一定作用,但要想真正了解这一古老文化,人们最好还是走进大学里做深入研究。

  域外汉学家们在接受访问时认为,对经典不断进行阐述是件自然的事情,国外对孔子和老庄等中国经典的解读也有很多版本。

  英国汉学协会会长司马麟说,类似讲座在英国也有,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一夜之间成了电视明星,观众对这类节目普遍反映不错,提升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

  “但是,解读经典的人要注意,不能把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让人辨不清真假,结果误导了观众。”司马麟说。

  虽然汉学家们站在学院派立场对“于丹现象”有所保留,但人们也发现,孔孟老庄等所代表的“东方智慧”,正与西方的国际经济伦理学联姻,成为西方汉学研究的最新发展之一。

  域外汉学家们表示:希望汉语热成为“长期现象”

  世界汉学大会2007综述:汉学专家回“娘家”

  世界汉学大会2007在京开幕 陈至立出席并致辞

  世界汉学专家聚会北京[组图]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