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放下棍棒和学生做朋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4-2 8:44:00 【字体:小 大】

  面对“90后”学生,到底怎么办?成了摆在不少“80后”老师面前一道难题。

  “你可以不和他有同样的兴趣,但你要主动接纳他们的兴趣。”美术老师李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搭建起和“90后”学生沟通的桥梁。

  她的雕塑课上,要求学生穿旧衣服,挖红土,和泥巴,而不是使用干净便捷的橡皮泥,结果学生的热情高涨。“其实‘90后’也有纯真稚朴的一面。”李娟总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语文老师高扬有着相同的感触。深入其中,高扬觉得“90后”孩子其实很有想法,很有观点,“孩子们挺可爱的”。“换一种评价体系,可能看到的是希望。”高扬说。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换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让张钰老师感到“海阔天空”。早读时间学生悄悄说话,屡禁不止,她便轻声地询问:“写封情书也要读出来吗?”学生们轻松一笑,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出人意料的解决了。

  “放下传统的棍棒教育,和学生做朋友”,已是不少“80后”老师的共识。

  “平时调皮捣蛋,可关键时候还蛮懂事的。”当班主任的刘莉老师一次生病住院,班上年龄最小的刘飞只有11岁,却天天打电话问长问短,甚至在电话里隐瞒了班上几位学生没交作业的事,只是“害怕老师生气影响身体康复”。就这样,他和“整整大他一轮”的班主任私底下成了朋友。

  班主任魏惠斌常常采取和朋友一样商量的口吻对待“90后”。“你这个头发不理,明天领导检查我脸上不好瞧啊。”下午这名男生的长头发终于理了。

  “人对工作的责任心、能力、水平、道德素养,与代际划分没关系。”从教30多年的兰州十四中校长张德文说,在他的学校,“80后”老师绝大多数还是教学骨干,“能做事,也确实做了事。”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兰州二中校长赵燕,他这样评价“80后”老师:“尽管‘80后’也是独生子女一代,也曾经是家里的掌上宝,但从教后他们也在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赵燕说。

  兰州市第八中学校长徐刚在实践中有思考:“课堂教学上,要求老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孩子。人和人是有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不是就知识论知识,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与老师情感的投入成正比。”

  徐刚的想法是,学生关注的,老师你一点不关注,怎么去引导?老师应该了解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不能一味制止,不然会适得其反。

  当着王恺的面喊他“老王”的学生,显然并不害怕自己的王老师。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学生也经常会和王恺“喧一会”(当地方言,聊天),学习生活有什么问题了,王老师的手机总会响起,俨然成了学生们的“青春热线”。本报兰州4月1日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