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天津市中小学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显示,目前该市青少年阅读情况不容乐观。2006年,天津市中小学生课外图书阅读率为52%,不到三成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课余活动首选看电视的学生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孟庆松分析,课外阅读不足,将导致青少年精神领域“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数量都在减少。
调查显示,小学生用于看“闲”书的时间最多,到了高中高年级,半数以上的学生基本无暇看课外书。孟庆松指出,课外阅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并弥补现在独生子女在经验和情感、阅历等方面的缺乏。忽略课外阅读,将会使学生缺乏上述素质和能力,造成孩子智力、情商的不均衡发展,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成长。(记者蒋娟实习生杨翊)
学生课外阅读,有点尴尬
今晚报讯
过重学习负担大量占用课外时间和图书获得途径有限,造成天津市中小学生无时间读书和无书可读。
调查发现,目前天津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依然较重,课外时间几乎都被作业、练习和辅导班占据,六成学生表示没有充裕的时间看课外书;此外,不少家长认为看“闲书”是不务正业,11.8%的学生表示因为读课外书而经常受到父母责备。
同时,中小学生获得图书的来源非常有限。近半数中小学生主要依靠自己购买课外书。但是面对昂贵的图书,中小学生的购买力明显不足,超过三成学生拥有的图书数量低于10本,六成学生拥有图书不到20本。因此,同学之间互相交换图书成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另一种方式。相反,家庭藏书、学校和公立图书馆给孩子储备、提供课外阅读物的功能却急剧下降。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超过70%的学生认为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图书、刊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到市、区图书馆借书,还有14.2%的学生经常从租书店里租阅图书。另外,书店和图书馆的书籍在内容、数量和更新速度上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书店和图书馆的课外书不适合自己的需要。(记者蒋娟实习生杨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