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北大被评为最有影响力大学清华排名未进入三甲
来源:淄博时空 2007-9-28 8:55:24 【字体:小 大】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鲁迅、胡适、周作人名列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者前三。最有影响力的大学是北京大学。

    这份报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依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数据来源和分析基础,总结出来的。

    《报告》统计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共21个,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等等。

    报告部分内容:

    法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作者统计中,邓正来排名第一。

    社会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作者统计中,费孝通高居第一。

    中国文学论文引用100次以上的作者统计中,鲁迅、胡适、周作人名列前三。在世的作者中,李泽厚、钱理群、陈平原名列前三。

    北京大学是统计中发文最多的大学,紧跟其后的有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  (记者 周逸梅)

    附:2000-2004年人文社科影响力部分排名

    2000-2004年在CSSCI中发文最多的机构前10名: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武汉大学;4.南京大学;5.北京师范大学;6.浙江大学;7.复旦大学;8.华东师范大学;9.南开大学;10.清华大学。

    2000-2004年中国文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1.鲁迅;2.胡适;3.周作人;4.马克思;5.朱光潜;6.郭沫若;7.梁启超;8.茅盾;9.钱钟书;10.王国维。

    2000-2004年外国文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1.马克思;2.朱光潜;3.鲁迅;4.柳鸣九;5.叶廷芳;6.叶渭渠;7.盛宁;8.申丹;9.王佐良;10.郭沫若。

    2000-2004年法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1.邓正来;2.王利明;3.梁彗星;4.苏力;5.沈宗灵;6.张文显;7.陈兴良;8.王泽鉴;9.张明楷;10.高明暄。

    2000-2004年社会学论文引用前10名作者:1.费孝通;2.李强;3.郑杭生;4.孙立平;5.邓正来;6.陆学艺;7.李培林;8.郭志刚;9.蔡日方;10.王铭铭。

    2000-2004年经济学论文被引用前10名作者:1.张维迎;2.林毅夫;3.邓小平;4.江泽民;5.列宁;6.胡鞍钢;7.陈郁;8.毛泽东;9.樊纲;10.李扬。(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

    特别关注:大学,你的特色在哪里?

    “大学本来应当有特色。但是办着办着发现我们的大学没有特色了。千校一面,万众趋同”。一位大学校长的感慨道:“特色”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离开它,你就会窒息而死。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早年求学并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北大从教六十年。他谈到两个学校的风格时说:“ 肯定不一样,这并不奇怪,就好比李白和杜甫是两个好朋友,但却风格迥异。”  朱清时指出,自然界中基因的多样性保证“物竞天择”,使生物不断进化。而科学领域中思想和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也保证了科学的不断创新。由于近亲繁殖,中国最近十几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平均的创新水平滞后于投入,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大学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目前的现实是,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程度越是严重。而且依据现在的教师更新速度,20年内这种现象还不可能有根本改观。“作为研究机器人的学者,我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一名校长,我更担心中国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机器人,甚至是‘病态’的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语出惊人。“这不能怪我们的孩子,”他说,“关键是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制度。” >>> 详细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要素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讲话中表,一流大学要有三个“大”: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大楼”是指大学的校园和学科硬件环境,大师包括学术上的泰斗、领袖、权威和精英。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理念、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和管理理念。 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大楼”需要办学的物理空间大于1亩/10人,中心校区与卫星校区相搭配,实验和办公的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教师,同时具有若干世界级、国家级实验室。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