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争取优质生源,认真查找不足和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招生办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建设目标,深化招生选拔录取机制改革,更好地为学校全方位选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建立精干高效的招生工作队伍
我校招生办承担全校本科、研究生和海外招生,人手少,任务重。在招生办内部形成领导带头,分工协作,团结一致,和谐统一的集体,形成统一的大局意识。在工作上主动与相关部处配合,从全局出发,把握招生政策原则,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
招生办全体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耐心细致做好各类招生的服务工作。招募并培训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助管协助做好来访和电话咨询等服务工作。编印全校海内外各类招生宣传手册、招生简章和报考指南,制作精美的明信片、书签、DVD光盘和其他宣传品。做好各类招生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服务和推动优质生源的拓展。
招生办通过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招生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培训,逐步在全校的教师和干部中建立一支稳定的招生宣传骨干队伍,在学生中培养锻炼一批招生宣传员。积极组织院系领导和教师参加各类招生宣传,推动院系积极开拓优质生源。
招生办在各类招生中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规定和 “六公开”、“六不准”纪律要求,规范操作,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及时、准确地向考生公布各类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原则和录取结果,杜绝一切徇私舞弊现象,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二)树立学校在海内外的良好声誉
招生办与校团委合作,组织在校大学生寒假回高中、研究生暑假回大学母校进行招生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组织院系教授、博导走进“985”重点大学招生宣传,特别组织理工医科的分管院领导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咨询活动,加大我校招收优秀外校研究生推免生的力度,逐年提高我校优秀生源的比例。
招生办通过举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中学校长论坛”,与中学建立长期联系,由中学推荐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我校。同时与相关部门和院系合作,举办各类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海内外的考生及家长来校感受我校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
招生办还加强中英文招生网页的建设,及时发布各类招生信息,建立各类招生网上咨询和报名系统。并在国际学生来源较多的国家设立若干招生点,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报刊和网络做招生广告扩大宣传。充分利用厦门大学海外校友会资源,积极与我校在海外的各种资源,扩大国际学历生招生规模。充分利用我校对台交流优势,加强对台单招和研究生招生宣传,使我校逐渐成为台湾学生大陆求学首选地。
(三)深化招生录取选拔机制改革
招生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本科特殊类(自主、保送、艺术特长、高水平运动员)及艺术类招生的制度与程序,探索选拔具有创新潜质和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新思路,推动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服务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大局,深入院系调研,推动院系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招生办积极配合学校政策做好滚动奖学金制度的宣传工作,通过招生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鼓励院系通过与兄弟院校建立推免生互推机制、走进重点高校宣传、印刷院系相关招生海报和小册子、发挥导师在各自学科的影响力等形式,拓宽优质生源招生渠道。积极调整生源结构,提高理工医学科在全校招生计划中的比例,同时扩大应用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适当控制学术型研究生的生源比例;为我校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生源保障。
在吸引海外留学生方面,招生办在全国首先开通留学生网上报名系统,准确采集留学生的申请信息,实现与现有海外留学生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并设立和积极扩大“厦门大学国际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高层次留学生报读我校。面向留学生启动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硕士项目(包括中国文化、中国民商法、海洋事务等在内的11个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扩大招收政府奖学金生,推动国际硕士项目。
(四)规范招生制度与管理体系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完善招生办公室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办务公开,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规范和完善招生制度与管理体系。在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类招生录取工作制度,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招生录取工作制度,扎实做到依法招生,科学规范录取。
在教育部阳光工程“六公开”的基础上加大公示力度,不断完善招生信访服务体系,向社会公布信访申诉电话,由学校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生录取过程,并受理考生及家长的信访申诉工作,努力做到快速反馈,耐心解释,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