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南昌市银三角昌南高校园金山1号的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校门被指“张冠李戴”
“新生入学均签订推荐就业协议书并赠送手机一部;入学报到时间早的新生,还能优惠部分学费并获赠品牌电脑一台。”眼下,江西省2009年高招工作即将进入尾声,而江西部分民办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为争夺生源可谓使尽浑身解数:“篡改校名”、“虚报就业率”、“报读即有奖励”等等各种招数层出不穷,用时下流行的话语叫做“不求把你忽悠倒,但求把你忽悠到”。各个民办高校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无非也是想在生源争夺的关键一战中多分一杯羹。
质疑:为招揽学生,民办高校打出的“入学优惠政策”太疯狂
“本应该是一所正规院校,然而‘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却打着招生旗号,宣称新生入学均可签订推荐就业协议书,并以赠送手机、电脑等表面看似优惠的政策来吸引人,这样的承诺真的可靠吗?”一位学生家长刘先生向本网反映时称,“这高中刚毕业还没进入大学呢,学生就已经被高校‘金钱至上’的理论给灌的晕晕乎乎了,如今,这民办高校为了‘招到生’,所作所为也实在是太疯狂了。”
无独有偶,连日来,本网也接到不少学生及其家长的反映称,一所名为“江西科技学院”的省内民办高校正以多种手段在不断地“诱导”学生和家长,吸引新生到其学校就读。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网站上发布的“新生优惠政策”一文,如今已找不到了
调查:到底是“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还是“江西科技学院”在招生?
8月10日,记者在(百度)网上搜索引擎中输入“江西科技学院”6个字,经搜查后,显示出的头三个网页描述均显示为“江西科技学院——国家统招大学”,而当记者打开这每一个网站的页面时,却又无一例外的转到了“另一个”学校,也即“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的网站。
同时,记者还在该网站的“招生信息动态”栏目中找到了一条09年6月15日发布的“新生报到入学优惠政策”新闻。新闻内容大致如下:1.新生入学均签订推荐就业协议书并赠送手机一部;2.凡8月1日之前报到的新生,优惠1000元并赠送品牌电脑一台,再赠送手机一部;3.凡8月20日之前报到的新生,优惠600元并在宿舍配备品牌电脑,再赠送手机一部。
为了解事情真相,8月11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江西科技职业学院”。然而,当记者依据该网站上刊登的地址到达江西南昌市银三角昌南高校园(316国道金山1号)时却发现,这里校门正上方横梁高挂的只有“江西科技学院”六个大字,而并非在教育部的备案名称“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那么,这家“江西科技学院”是否具备对外发布招生信息的资质呢?又或者,该校与“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有着何种关联呢?

离奇:民办高校领导出入有车乘,浑然不知学校为何名?
带着疑问,记者进入该校综合楼一楼大厅的新生报到接待处。一位万姓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并向记者介绍称,由于该校拥有自考本科教育,所以自从2003年以来一直都对外称为“江西科技学院”。而谈及学生就业率问题时,万姓工作人员则明确告诉记者,学校去年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并且学校还会和入学新生签订推荐就业协议书,确保学生就业。同时,对于该校对外宣称的有关学费优惠、配送手机电脑等“政策”,万姓工作人员也坚称,目前来说会是一直有效的。
为了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记者又对学校相关领导进行了采访。当记者提出为何学校名称存在出入时,该校党政综合办胡主任解释称,自己平常都是坐车出入,从来没有在校门口(步行)走过,更不会注意到学校的大门名称写着什么。同时,胡主任也表示,自己刚到学校工作时间不长,对相关情况还不十分了解,但学校的名称只有“江西科技职业学院”而没有“江西科技学院”,这方面若有误差的话,校方一定会进行更改。

相对于“江西科技学院”的巨大校名,标注有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校名较小的牌子只悬挂在大门的一侧
校方:发布优惠政策,旨在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并无不妥
而针对该校与入学新生签订相关就业协议书,以及历年来就业率高低一事,胡主任却又声称,没有哪个高校可以百分百保证(担保)就业的,所以该校是绝不会和任何刚入学的新生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并且学校今年的目标就是争取应届生毕业就业率达到80%。很明显,该校的就业率尚未达到新生接待人员对学生所宣传的那样,有90%多。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通过不同方式对外大肆宣传其优惠政策
对此,胡主任也表示,新生接待的工作人员在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过程中有出现与事实不符,或有出入的说法,主要是缘于接待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所致,今后,该校一定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把相关情况如实地告知(入学)学生,并会加强对接待人员素质的培训。

省教育厅:容易造成对生源的恶性竞争,主管部门不提倡也不赞成
但对于学校给予入学新生赠送手机、电脑等做法,胡主任则解释称,这是该校为学生考虑的一种优惠措施,也是为学生今后学习提供便利的一种举措,这并无不妥。而随后,在记者向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社管处咨询这一优惠措施是否合理时,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教育厅并不提倡也不赞成学校通过送手机、电脑和减免学费这样的做法来吸引生源,并表示,如此一来,将很容易造成对生源的恶性竞争,但不管怎样,这样的做法又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优惠措施,尚不涉及违规,因此教育部门虽然不赞同却也无能为力。
稿源: 经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