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浙江林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基础设施比较先进,办学特色较为鲜明,以农学、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等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0多人。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15个硕士点,在校研究生1000多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近5年来年均科研经费达5200元,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
该校的优势专业是林学,农学学科专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目前建有园艺学、畜牧学、植物保护学、土壤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其中土壤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农学、园艺等7个纯农专业,其中园艺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学校农学学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1名,其中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名,省级特聘教授1名,省“151”人才7人。
更名为“大学”后,浙江农林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暂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6500人。学校将对学科布局作出调整,林业类重点专业将继续保留,同时增设多个农业类专业。目前学校已开始筹划引进人才,进一步加强农业类专业的师资力量。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根据浙江农业发展实际,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现代农业步伐的战略决策。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全面进步。相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我省高等教育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高等教育层次偏低、结构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在全省现有的3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具有大学建制的仅有11所,其中尚无一所以培养农业人才为主的具有大学建制的多科性大学。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表示,浙江林学院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加强农学学科建设,将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这不仅是浙江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实际需要,也是浙江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