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校名 得分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80
2 东北师范大学 74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3.6
4 华中科技大学 71.6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70.42
6 复旦大学 70.4
7 吉林大学 70
7 北京邮电大学 70
9 陕西师范大学 69.6
10 南京大学 69.39
11 西北大学 68.8
12 重庆大学 68.4
12 北京师范大学 68.4
14 东南大学 68.16
15 上海外国语大学 67.2
16 中国农业大学 66.8
17 暨南大学 66.4
17 华东政法学院66.4
17 西北政法学院 66.4
17 西南政法大学 66.4
“就业指导课上,我们只学会了怎么做简历和怎么化妆。”这是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在接受《新世纪》周刊“学校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时写下的话。这话可能说得有些偏激,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很明显。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进入20强的学校在这一选项上分都不高,多数在60多分。
据了解,大多数高校都是在学生临近毕业的前几个月开设就业指导课,由学校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讲一些政策和求职技巧,针对性和指导性并不是很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
高校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的说法这两年呼声很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职业服务中心主任孙仪就是位倡导者,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他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强调:我国的高等教育并非缺乏基础性的素质教育,而是没有专业化的就业教育,高校的就业指导还没有细化到形成系统教育的地步。在重视程度、职业理念的推介和师资配备上,各高校能做的还有很多。“学生对适合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后,可以避免盲目,使他们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