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举行,高二学生参加;严肃性等同高考;未来或将作为高校录取参考
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辽宁将首次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1月17日,记者从省、市教育部门获悉,从明年3月起,以后每年3月,辽宁都将统一组织普通高中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批参加考试的是2010年入学的学生。省教育厅规定,学业水平考试“重要性与严肃性等同于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但学业水平考试是否会被真正重视起来,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开齐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初目标,关键取决于考试成绩是否真正像实施方案里提出的成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考试范围:只考基础知识拒绝“跑偏”
“一般常识性了解难以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肯定要安排更多的复习时间,组织学生备考。”一位校长认为,由此可能打乱学校原有的教学安排。
不过,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及科目考试时间分析,学业水平考试不会有难度,都是基础知识。跟高考要拉开区分度不同,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避免偏题、怪题,杜绝超出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为了避免城乡教学条件差异可能导致的不公平,强调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不会出现。
考试规格:教育厅称重要性堪比高考
前些年,辽宁普通高中一直有会考,文理分科后,又推出过反向小综合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和会考不一样,省教育厅称“其重要性与严肃性等同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沈阳二中副校长李江涛认为,按照这个要求,学业水平考试纪律应该同高考时一样,考场内要有监控设施,保证公平公正。
虽然考试“规格”等同于高考,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如何应用,才是决定其是否真正受到重视的根本。省教育厅提出,学业水平考试是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但怎么参考却没有明确。一些高考改革先行试点省份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运用比较谨慎,只有海南省等少数省份属于“硬挂钩”,海南将基础会考的总成绩按10%的比例折算(满分为30分)计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的总分。专家分析,从辽宁情况看,近几年内高考不会与学业水平考试挂钩。
相关讨论:
是否增加学生负担说法不一
学业水平考试将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
市教育专家、沈阳一中校长张振丽表示,从辽宁的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看,考试涉及10个科目,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偏科,对学生未来成长更有利。
对于学业水平考试是否会增加高考生的课业负担,由于具体的考试方案还没有出台,学校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由于备考学业水平考试,必然要抽出一定的复习时间,肯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另一种声音则表示,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因为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基础知识,是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而且考试时间在高二下学期,与高考不会冲突。”记者 李明欣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