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辽宁学业水平 - 正文

 
沈阳市2011年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来源:fjzsksw.com 2011-1-18 【字体:小 大】

 

关于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
 寒假工作安排的通知
 
  为切实做好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寒假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关心”为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意识;阅读国学经典,观看优秀文学影视作品,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公德意识,养成文明行为;坚持锻炼身体,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自助能力;在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充分休息的基础上,使假期成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间。
 
  二、寒假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假期从2011年1月17日起,至2月28日止,3月1日开学。普通高中学生假期从1月24日起,至2月28日止,3月1日开学。
  
  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假期从2011年1月20日起,至2月21日止,2月22日上班。普通高中教师假期从1月27日起,至2月21日止,2月22日上班。
 
  三、教师活动安排
 
  1.放假前,要集中2至3天,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目标和工作任务。同时,还要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出台的“八不准”等,加强法制教育和师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师德精神。
 
  2.继续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要增加教师家访和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次数,听取家长对学校和学生所在班级的意见,增加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单亲和离异家庭学生的关爱。学校领导要做出表率,带头到帮扶学生家庭家访,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学生家庭,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3.开展城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送教下乡互动活动。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强化专业基本功,以“迎新春 展新颜”为主题,开展城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送教下乡互动活动。
 
  4.做好下列寒假干部教师培训工作:
 
  (1)市教育研究院开展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在开学前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2)沈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东北师大、辽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3)学前教育处组织开展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4)体卫艺处组织开展的第四期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
 
  5.组织好教师收视义务教育精品课例。省教育厅已组织省内优秀教师录制1035节义务教育精品课例,并上传至“辽宁省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网”和“辽宁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组织教师、教研员等做好应用研究工作。
 
  6.教师寒假结束上班后,至学生开学前的时间段,全市集中安排教研活动,并组织全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各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学前安排好教师集中备课,每位教师至少备好一周的课程,并写好教案。
 
  四、学生主体活动安排
 
  1.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活动。2月22日是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公益日。为迎接第十二届全运会,配合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届时要动员和组织中小学生以“迎全运、爱沈阳、美化社区环境”为主题,在各社区开展社会公益日活动。
 
  2.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网络答题活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将在沈阳举办。根据“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的总体部署,中小学校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做好文明出行教育宣传工作。寒假期间,结合安全教育,对学生做好文明出行教育;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文明礼仪教育,如观看演出、参观学习、探亲访友、问事问路等应有的礼节。“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网”(www.deyu.ln.cn)将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学生可直接登录该网站了解详情,参与答题活动。答题时可查阅资料或向家长、老师求助。
 
  3.中小学生“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寒假期间,继续开展“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上网、采访等方式,了解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经历的、听说过的关于习惯的故事写下来,参与“好习惯故事征集”活动和“沈阳市中小学2011年寒假国学教育体验卡”活动。具体方案另行通知,广大师生也可登录“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网”,了解详情。
 
  4.开展中小学生“芒种杯”读经典写作文比赛。市委宣传部与市教育局在寒假期间,将开展全市中小学第三届“芒种杯”“经典润心灵·读书伴成长”读经典写作文比赛活动。学生可在专家推荐的书目中,选取喜爱的图书进行阅读,并写读后感,参加比赛。比赛方案另行下发。
 
  5.中小学生网上摄影比赛。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家乡,将在“小太阳网”(www.little-sun.com)上,开展以“美丽的冬天 美丽的雪”为主题的网上摄影比赛活动,组织中小学生用相机捕捉沈阳美丽的冬天和雪景,并把照片上传到网站,参加摄影比赛,具体规则查询“小太阳网”。
 
  6.中小学生计算机表演赛。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这是一项公益性儿童科技普及教育赛事。2010年12月1日起可开始报名,初赛时间为2011年1月至4月。寒假期间,要安排学生报名、联系和参加初赛。此项活动由市教育研究院具体负责。
 
  7.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在保证安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组织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工、学农、学科学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前,要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并报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备案。每名学生在寒假期间要争取参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视寒假教师和学生工作,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在搞好主体活动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假期活动。
 
  2.要切实做好寒假期间中小学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放假前,要组织专门人员,集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特别是校舍、食堂、宿舍、机房、配电室、化学药品库以及用电线路、用电设备及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要加强放假期间的安全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等安全防范工作,尤其要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巡查工作,有施工现场的要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防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3.要在放假前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思想道德和健康教育。重点围绕防范交通事故、火灾、煤气中毒、触电、滑冰溺水和燃放烟花爆竹等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放假前,学校要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签订《中小学生寒假期间安全委托书》。要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和社会公益性劳动,远离毒品,不进社会网吧,不接触不良报刊、影视作品、网络信息等;结合寒假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
 
  4.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要严格遵照《沈阳市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规定》、《关于禁止义务教育学校违规补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寒假期间教育行风建设工作,严禁任何学校和在职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违规补课、提前授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在校外租用场地或将学校场地租给他人从事违规补课活动,不得参与其他办学机构的授课活动,不得参与、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要认真查处假期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等违规违纪行为,对违反规定者要给予相应处理。
 
  5.要组织、安排好寒假期间各项体育和艺术活动。寒假期间,要认真组织开展第四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并做好记录。鼓励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组织好学生参加我市举办的沈阳市中学生篮球、排球及中小学生“三棋”竞赛。要精心组织安排好寒假期间的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训工作,学校图书馆(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及各种文体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学校艺术团队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课余训练活动。要积极开展“双拥”活动。
 
  6.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必须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带队,同时要制定周密的安全预案,开展好安全教育。对未经批准擅自安排集体活动而引发校方责任事故的,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要重视和安排好城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学生的寒假生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认真解决他们在假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8.要严格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参与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非法外出打工,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类针对在校未成年学生的非法招工行为,尤其要警惕和抵制企业、中介机构在假期以社会“实践”、“实习”为名,组织在学的农民工子女非法打工行为。
 
  9.要与学生家长沟通,指导家长科学有序地安排子女假期生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让子女参加社会上各种补课班、辅导班,要在保证子女健康成长、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10.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宿和带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在岗。值班人员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检查和巡逻,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要保持通讯畅通。各中小学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定期了解学生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向。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1福建获准招生的23所本科和9所独立学
    ·2011福建获得招生资格的53所高职院校名
    ·2011年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
    ·2011年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专利金奖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名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
    ·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301-400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上海交大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500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1-100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全国会考福建会考   甘肃省会考   海南会考   江西会考   江苏会考网   四川会考   广东会考   河南会考
    北京会考   河北会考网   广西会考   青海会考   贵州会考   浙江会考   新疆会考   湖北会考
    成绩查询
    试题答案
    政策辅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江苏学业水平   湖南学业水平   天津学业水平   广东高中学业   安徽学业水平   宁夏学业水平   陕西学业水平   江西学业水平
    新疆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上海学业水平   江西高中学业   河南学业水平   黑龙江学业水平   辽宁学业水平   河北学业水平
    贵州学业水平   云南学业水平考试   重庆学业水平   内蒙古高中学业考试   青海高中学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