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北京中考 -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0-1-15 编辑:福建招生考试网 【字体:小 大】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京教计[2010]1号

各区县教委,有关委办局(总公司)教育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实施多种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促进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市教委2009年第19次主任办公会研究,现就做好2010年本市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区域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保持政策相对稳定,保证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
  二、关于招生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2010年本市初中毕业生预计为8.8万人,初步确定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规模为9.3万人。
  (一)统筹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本市安排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约6.0万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约3.3万人。其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0.35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1.35万人,职业高中招生规模0.85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规模0.75万人。
  (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按市、区县两级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进行。市教委负责对全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宏观管理、统筹和指导。五年制高职和中专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安排技工学校分学校招生计划;区县教委负责安排本区县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各类学校招生计划需经审核后以文件形式下达,并刊登招生简章。
  (三)2010年继续开展示范高中“招优”工作。各区县要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招优”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严格操作,确保此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有关“招优”工作的比例、操作程序及相关要求等,继续参照市教委《关于做好2009年示范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工作的通知》(京教基〔2009〕2号)执行(相关文件不再另发)。
  (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关于调整中小学结构布局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01〕70号)精神,统筹规划,适度规模,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本区县示范高中教育资源充裕可适当跨区县招生,而且重点向远郊区县倾斜。由于全市初中毕业生的下降,示范高中跨区县招生计划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略做下调,以市教委下达的指导性计划为准;一般高中原则上不安排跨区县招生计划;民办高中可在全市招生,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不分区县计划指标;普通高中传统项目学校招收的文艺、体育、科技特长生以及经市教委批准进行特色高中改革试验的项目可在全市招生。
  (五)2010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继续执行“三限”政策。各区县和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央和本市有关文件规定,将择校生计划纳入招生计划进行管理,并切实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择校生计划要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公布。公办普通高中计划要依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京教策〔2005〕8号),每班不超过45人(含择校生)。
  (六)提前招生学校(专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的职业高中可根据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招生,不对各区县分配计划指标。
  (七)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继续进行招收未升学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试点学校要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特点和就业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
  (八)2010年1月30日前,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报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将技工学校分学校招生计划提交市教委,各区县招生计划管理部门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报市教委。
  三、关于考试工作
  2010年本市继续将初中毕业会考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凡要求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含往届生)均须参加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一)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20分,物理满分为100分,化学满分为80分。
  (二)2010年体育考试成绩满分40分,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京教体美〔2009〕15号)执行,其中过程性体育考核的10分按照市教委体育美育处2009年8月制定下发的《北京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体育课学业水平考核内容标准及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日期为2010年6月24日至26日,考试具体时间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另行通知。
  四、关于阅卷工作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坚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分区县阅卷”的原则并继续采取网上评卷方式,评卷工作由区县负责组织实施。各区县教委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本区域评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统一协调安排评卷教师和服务人员,从资金设备、技术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确保2010年全市网上评卷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关于招生录取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提前招生录取、“招优”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方式。
  (一)提前招生录取。主要限定在艺体类和开设特殊专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经市教委批准进行特色高中改革试验的项目进行。参加提前招生录取学校需向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报市教委批准。提前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各学校招生计划的30%。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进行提前招生录取。
  (二)“招优”录取。参加“招优”录取的考生须参加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并将“招优”学校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且不得参加其他提前招生学校的录取。具体实施方案由各区县教育部门研究制定,报市教委、考试院中招办备案,向社会公示后组织实施。
  (三)统一招生录取。按照考生报考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凡被提前招生录取和“招优”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
  (四)在统一招生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各类高级中等学校可根据有关程序进行补录工作。补录只录取参加全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
  (五)招收未升学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试点的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由各学校按照有关文件自主确定,具体方案报市教委备案。
  六、加强中考中招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发展,切实加强对中考中招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中考中招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全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宏观管理、统筹和指导,切实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未经市教委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增减招生计划和变更招生方式, 有关部门将以招生简章和市教委的批文为依据进行监督检查。
  (三)各高级中等学校要按照招生工作有关规定实事求是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引导考生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升学目标。
  各区县要加强对初中学校的管理,确保学生在升学考试前不得离校。各初中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禁止强迫学生填报志愿的行为发生。
  严禁各高级中等学校违规提前到初中校进行各种招生宣传活动。对于在招生中有违规、影响招生工作正常秩序行为的学校,经查证核实后在全市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部门和各类招生学校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出发,本着对人民和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中考中招及有关工作,为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做出贡献。
  
                       

二〇一〇年一月四日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10
    ·1955-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最多
    ·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社科奖励最多的十
    ·1978-2009年获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最多的十
    ·毕业生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人数最多的十大
    ·毕业生当选中国杰出政治家人数最多的十
    ·毕业生担任上市公司等CEO人数最多的十大
    ·2010年中国星级大学单项排名
    ·2010中国各地区大学星级排名
    ·201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六百强公布
    ·2009中国大学法学排行榜前100名
    ·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100强名单
    ·第四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9年工程院院士所在地区分布
    ·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单76所
    ·台湾拟承认学历的41所大陆高校名单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各省中考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北京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上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内地新疆高中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