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全国中考会考 > 甘肃中会考 > 文章正文
 
2009年甘肃省内高中全面实行新课改首次学分制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兰州晚报 2008-1-7 9:30:27

 昨日上午,兰州友谊宾馆举行了一场名为“甘肃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暨‘走进高中课改’校长论坛”的会议,路过宾馆的市民看到门口的横幅,都将这场会议当成了一场不起眼的普通高中教育研讨会,但实际上,这并非一场普通会议。会场里,150多名来自全省高中学校的校长和专家们神情凝重地讨论着。这场会议关系着未来我省高中教育的方向,也关系着全国正在实行的高中课改与我省对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场会议也关系着我省未来数百万高中学生的教育培养与高考。

    背景 2009年,省内高中全面实行新课改

    会议气氛的凝重来自于它的背景: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后的高中生将于2012年按新的高考方案参加高考,在这种背景下,昨天上午召开的这场论坛对于我省的高中教育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次论坛是一次高中课改前的学术交流,因此,昨天除了全省高中的校长们、教育专家、学者、教育行政人员等,涉及高中课改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都参加了研讨。到会的校长从教学实际出发,就新课改中涉及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学时与学分、课程的实施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而教育专家们则从解读高中课程方案入手,思考课改现状,从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由于此次会议的举足轻重地位,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在会议上强调,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既是实现教育改革,加快全省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课程改革实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普遍认可的课程理念真正成为高中教育的行动共识,成为真实的课程实践,这次“校长论坛”就是研究探索我省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途径和办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后,要始终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加强教学领域的研究和专业引领。

    方案 首次在高中实行高校中的学分制

    我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兰州一中校长白春永就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在随后的交流中,一些校长普遍认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应试教育对高中教育的束缚,“或许将‘摆脱’用‘淡化’来形容更为适当一些。”兰州一所省级示范性学校的校长认为改动这个词或许更能表述课改的初衷。

    据了解,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的突破是首次在高中实行学分制,以及课程由必修和选修组成。根据新课程方案中的具体内容,2009年以后,我省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都应获得一定的学分,挣够学分才算完成高中学习。在普通高中实行学分管理,将为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提供保障,为学生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制订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保证。不仅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制度。同时,“学分制”和“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将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让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这些改革也将带动另一场改革:评价体系的重建。新课改以后,将“建立发展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这一切,都是为了淡化高考指挥棒造成的目前高中阶段存在的偏科现象。

    现状 缺少一支能适应变革的队伍

    白春永分析了我省要进行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从整体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缺少一支能够适应变革的队伍,这当中包括教师、管理者、学生。现行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挖掘不充分,资源共享机制还没有形成。

    其次,教师编制紧、负担重。如古浪县第三中学现有学生3700多名,按国家有关规定,应配备281名教师,但实际只有157名,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承担好几份工作。还有缺少能够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育资源。如教室、实验室、器材、体育场地等不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三是课堂教学改革还在初始阶段,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教学氛围体现还需要先转变教师、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要从学习者的角色转换成学习者、探索者、创造者三者合一的角色还需要时间。

    四是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不和谐,为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工作还缺少必要的政策规范。

    意见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

    面对明年我省要加入课改实验区的严峻形势,虽然各位校长和专家在讨论中没有任何流露,但是在会场中,记者还是有一种“迫在眉睫”的感受。专家们对此提出了建议。

    一些专家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协同有关单位按新课程实施的需要重新核定编制,解决教师编制偏紧的现状。对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作出合理的调整,规模要适度,普通高中不得少于12个班,每个年级4个。在此基础上,增加经费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协同有关单位尽快出台或落实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建设政策,使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章可循,真正得到社会的理解、认同、支持。明确“学分由学校认定”与省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关系。以示范性学校或样本学校为基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加强区域联合与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对于学校现行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问题,白春永建议应调整组织机构———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课程实施工作小组和课程实施研究小组,分别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施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另外,要制定出实施新课程必须具备的实施方案,包括学校新课程设置及排课方案;学生个性化、自主选课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评价和学分认定办法、校本课程开发设置方案等。(记者王巧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