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讯 昨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中招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08年南昌市中招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中招工作最大的变化是调整了省级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的录取顺序,即先录取均衡生,再录取统招生,最后录取择校生;同时,重点高中的均衡招生指标增加到30%,其均衡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也下调为465分。

省重点高中按唯一志愿录取
今年的中考报名时间定于4月16日-20日。
城区省级重点高中继续按照唯一志愿录取,即考生只能填报一个均衡招生志愿、一个统招志愿和一个择校志愿,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分校划线录取,无该校志愿的不予录取。
填报市区公办普通重点建设高中的考生可以填报一个均衡招生志愿、两个统招志愿和一个择校志愿。
填报市区一般普通高中的考生可填报三个统招志愿和一个择校志愿。
所有考生可同时填报两个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班)志愿。
填报中专、高职的考生,可填报两所具体志愿学校。
中考体育增加为20分
我市今年中考命题工作在省中招办指导下,由省、市联合命题,考试总分为620分,较去年增加了10分。
中考总分增加10分,是因为体育科目考试由去年的10分调整为20分。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和分值为:50米跑8分,立定跳远6分,俯卧撑(男生)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6分。
“史地生”明年抽考一门计30分
今年,史、地、生等级水平考核成绩按A、B、C、D、E五等折成相应的分值记入中考总分。初三应届生,历史学科以今年的考核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地理、生物学科以去年的考核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初三历届生,必须重新参加今年的历史学业水平等级考核,并以今年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地理、生物二科以去年中考认定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从2009年起,初中历史、地理、生物学科采取每年寒假前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一门学科作为当年的考试科目(全市统一),并与政治合科分卷的办法进行考试阅卷(是否开卷待定),成绩按30分记入中考总分。这意味着明年我市中考总分还将增加30分。
另外,从2007年秋季起,初一新生还实行了综合素质评价,三年评价的等级结果将与2010年的中招录取挂钩。
中考报考费每人71元
根据规定,中考报名费每生2元、考务费每生每科7元,计44元;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务费每生每科6元,计12元;中考体育考试考务费,每生8元;历史水平等级考试,每生7元。也就是说,中考报名考务费每人合计71元。
“省重点”均衡招生比例扩至30%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今年继续执行均衡招生政策,并适当扩大省级重点高中均衡招生计划比例。
具体做法就是:从省级重点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3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75%(即不低于465分);从普通重点建设高中统招计划中划出2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得低于中考总分的64.5%(即不低于400分)。
而2007年我市首次实行均衡招生的政策是:从省级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的统招计划中均划出20%的比例用于均衡招生,且省级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的均衡生志愿各设两个,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不低于该校统招录取分数线20分。
均衡生在统招生之前录取
2008年,我市还对省级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的录取顺序进行了调整,即:先录取均衡生,其次录取统招生,最后录取择校生。录取时依考生志愿和各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而去年的录取顺序是先录取统招生,其次录取均衡生,最后录取择校生。
由于首先进行的就是均衡生录取,加上均衡生录取分数线下调,因此,今年的均衡招生将比去年更受考生追捧。市中招办为此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扎堆,避免均衡志愿、“省重点”志愿相继落空。
小学升初中报名4月16日前完成
今年小学升初中报名于4月16日前完成,小学毕业素质考核于6月20日前完成。小学生升初中不收报名费。市中招办在对全市小学毕业生常住家庭住址和生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城区初中招生计划,划定并公布本年度市、区属各中学(含已与企业分离划归城区管理的学校)招生范围,统筹安排小学毕业生相对就近入学。
城区20所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
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区初中,将指定安排到居住地附近的学校,接收学校不得歧视,不得拒收,不得收取借读费、搭读费等违规费用。
为了方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相对就近入学,我市安排了20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具体学校名单是:南昌九中、南昌十二中、南昌十四中、南昌十五中、南昌十六中、南昌十七中、南昌二十一中、南昌二十三中、南昌二十六中、南昌三十中、南铁二中和东湖区的青山湖学校、滨江学校,西湖区的北京路学校、建新学校,青云谱区的青云谱中学、建设路学校,青山湖区的新才学校、城东学校,红谷滩新区的红谷一中。
外国语学校、十中少年班取消指标分配
南昌十中少年班招生对象为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区优秀小学毕业生。南昌外国语学校可在城区一定范围内招收部分有较强外语学习能力的优秀应届小学毕业生。这两所学校招生不得进行书面单科文化考试。十中少年班可进行必要的综合能力测试,外国语学校只能进行外语能力测试。
去年,对十中少年班、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市教育局采取了将测试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城区小学,由各小学按相应比例推荐学生参加这两所学校测试的办法进行。今年,市教育局决定取消均衡分配测试指标的做法,即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都可以直接到这两所学校报考。
提醒初中借读将影响填报均衡招生志愿
近几年高中“择校热”依然“高烧不退”,市教育局为此强调,学校要严格按“三限”要求招收择校生。
同时,市教育局提醒考生和家长,高中择校收费标准是省教育厅根据学校办学成本、所在地域及所在地人均收入情况而划分的,并不是对各校办学水平的一个评定,因此考生和家长不要据此盲目择校。
对于初中借读热也有升温的现象,市教育局指出,从2007年初一新生开始,只有家庭常居实际住址属于初中学校招生地段范围,且初一至初三年级均在该校就读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按均衡分配计划招生的省级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如果小学毕业生到地段范围以外的初中就读,将直接影响其初中毕业后报考重点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的均衡招生志愿。
考试科目、各科分值、考试时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