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中:“一年多节”彰显办学特色
泉州九中首届读书节开幕式
记者进校采访时,泉州九中的师生们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读书节”。在一片盎然的学习氛围中,师生们与“人类灵魂的朋友”——图书交换着心灵的收获。他们在一起传阅优秀的书籍,交流阅读心得,也在不断获取人生的新知。
这是泉州九中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每一年,九中莘莘学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
“软件”开发增强活力
创办十七年来,泉州九中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以体育艺术为主,培养特长学生”的办学特色。在全面实施学校新课程实验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的群众艺术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彰显了办学活力。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注重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和发展,坚持在初中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在高中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体育、音乐、美术、劳技教研组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校本教研教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无线电测控、围棋、象棋、美术、书法、素描写生、音乐艺术、歌咏朗诵、演讲与口才、陶瓷制作等专题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6年11月,泉州九中成立培养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领导组,成立泉州九中学生艺术团,立足本校生源与师资水平,力求培育一大批有特长的人才,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在体育教学方面,该校追求学校类体育“求实”、活动类体育课“求专”的目标,整体性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活动的管理水平。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初中以训练为主,高中以鉴赏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熏陶、教育、训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体育、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坚韧吃苦的品格和创新创造的精神,为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鲜明个性搭建了舞台。走进九中可以发现,所有的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室挂的都是名人名言、书画、摄影以及师生美术作品等,全体九中人每天都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得到熏陶。不少学生在国家、省、市体育艺术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考入体育、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数均在泉州市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特色办学硕果累累
灵活合理的办学方式、充满人文关怀的办学特色使泉州九中在崛起中收获了累累硕果:
近两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创意大赛获得团体银奖并获得十三项单项金奖,学生魏凡、吕洞宾则分别摘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一、二等奖,学生陈玮铭获得福建省教育系统征文比赛一等奖,学生张彤、王珍南在市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分获初、高中一等奖,王雯雯获得泉州市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一等奖,学生肖吉生荣获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陈淳铭获得泉州市中学生国际象棋比赛一等奖,学生徐若昊获得泉州市中学生围棋比赛一等奖,学生王玉凤、任柯获得泉州市中学生演唱比赛一等奖,学生罗雅斯获得泉州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学生吴怡航同学获得泉州市初中组美术书法比赛一等奖,学生洪达、魏玮楠则在市区中小学游泳比赛高中男子组比赛中摘金夺银。
校报《九中人》斩获全国优秀校内报刊评选特等奖,校刊《牧天》获全国优秀校刊一等奖,学校荣获“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教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践学校”、“全国体育新课改实验校”、“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福建省“绿色学校”、“先进教工之家”、“体育特色传统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防震减灾示范校”,泉州市“文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文明礼仪示范校”、“巾帼文明岗”、“交通安全示范校”、“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高中体育新课程实验基地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泉州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基地”等50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令九中的荣誉榜熠熠生辉。2007年10月,学校高分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校验收,九中迈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台阶。
“硬件”建设插上护翼
如果说出色的成绩来自于学校优秀“软件”的有效开发,那么,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的“硬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九中的整体崛起插上有力的护翼。目前,学校建有教学楼、科学楼、图书综合楼、艺术楼、基金大楼、教师宿舍楼等幢幢高楼;设有功能齐全的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会议室、语音室、实验室、网络教室等功能室,实现了教育和管理的现代化;同时还建有篮球场、排球场以及3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为师生们提供了体育训练和运动的场所。
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肯定,也获得了热爱家乡、热心教育的各界有识之士的青睐。他们的大力支持也为九中的建设注入了一股股清泉。去年投资1400多万元的柳文拐福利基金大厦建成,成为学校集教学、办公、活动、展览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大楼。由华侨捐资兴建的胡礼勘图书楼设有报刊室、藏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像阅览室等,图书馆藏书11万多册,被评为“福建省示范图书馆”;由华侨捐建的林西岭艺术楼设有音乐多功能室、创新机器人工作室、美术创作室、乒乓球室、舞蹈室、地理专用教室等。
特色突出、“软”、“硬”兼备,一所高质量、有特色、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名校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