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09年各科命题组专家点评高考试卷
|
|
整理自:厦门网 2009-6-10 7:04:31 |
的基础内容的考查。选择题突出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等;非选择题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实验基础等内容。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此外,试卷还充分关注对新增内容如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和沉淀溶解平衡等方面知识的考查。
综合性:试题注重围绕一个情境或主题,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学科内综合的特点。例如:第10题,以碳酸钠水解平衡为情境,综合考查化学平衡原理、溶液的pH、离子浓度、平衡常数等知识;第11题,将化学平衡与原电池相融合,通过电流计读数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通过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分析电极反应。
公平性:设置选考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一个特点,以关注不同考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例如:第30、31题两道选考题设计了彼此相当的难度值,均以各模块主干知识为考点,情境明晰,突出了推理能力的考查,子题数相等、考查方向相似、难度基本相当。
新颖性:试题虽然有不少传统题型,但都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赋予新意。例如:第11、12题,立意新、落点低,其中第12题,考生只要有变量控制的意识,从反应速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第24题,内容源于教材,立意高于教材;第25题提供了4个简单仪器装置,考查了两个实验,其中“实验二”扩展为3个实验方案,试图以真实的情境、合理的构造,考查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是组合式、立体化的试题。
【生物】
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
■生物科命题组
理综生物卷总分80分,由5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组成。试题内容不超纲,试卷结构合理,整体难度比较符合《考试说明》设定的目标。各试题的难度既有较易题、中等偏易题,又有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等,试卷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中理解能力的要求所占比例最大,注重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试题涉及考试说明要求的各项能力:
1.理解能力。例如:选择题的第2、3、4题侧重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选择题的第5题侧重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引导考生重视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在试卷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例如:第1题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为素材,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引导考生重视实验操作,促进考生提高动手的能力,侧重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的能力。第26-Ⅰ题侧重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3.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第32题以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为背景,要求考生从题干提供的文字及图示中提取相关的信息,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侧重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综合运用能力。例如:第27题题目的情境设置比较复杂,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侧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整理/本报福州特派记者 张小燕上一页 [1] [2]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