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伟宾
半个月前,入围北大“校长推荐制”的中学名单,在既定日期凌晨刚过,已然挂在北大招生网。
昨天是北大公示初审合格学生名单的日子。但显然这一次,北大校方不再急于发布,直到昨天下午6时,才悄然出招。
毫无意外,全国39所中学校长推荐的90名学生,全部通过北大招生办的初审。唯一“可圈可点”的是,郑州一中的“持三推一”策略,独树一帜,一举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没用完北大推荐名额的中学。
■商报记者 张高峰 吴静
公示结果
90名推荐学生 北大全都“相中”
这份“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名单”,不可谓不详细。
中学所在地、中学名称、39个校长姓名、90名被推荐学生姓名,以及中学推荐程序、中学推荐理由,全部详尽地出现在这份公示名单中。
按照此前北大给各个资质中学设定的推荐名额,如果全部用满,北大将得到最多92个被推荐学生。而最终写入这份公示名单的学生,一共是90人。
毫无意外,除了郑州一中“持三推一”,少用了2个名额外,其他38个中学校长均将推荐名额全部用满。
也就是说,所有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均无一例外通过初审,被北京大学暂时“揽入怀中”。
北大招生办表示,根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将初审合格名单公示。
公示时间为2009年11月30日~12月4日。北大表示,如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公众可通过书面方式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反映。
推荐理由
“成绩优异、年级第一”出现频率最高
综观39所中学校长“推荐信”所给出的推荐理由,虽然90名被推荐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名单各有不同,但一个最大的共性是,绝大多数学生被推荐,是因为“成绩优异、年级第一”。
这8个字也成为推荐理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广州华南师大附中的邹佛灵,甚至被该校校长称为“三年来各科成绩总分稳居年级前6名”,并特别提到该生“最近的月考一名列第2名,月考二名列第6名”。
不过,相较来说,北京市的4所中学的推荐理由一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描述不多,甚至个别中学对被推荐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字未提。
例如,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为该校学生刘頔写的推荐理由中,只有这样的描述:理科学生,15岁完成纪实文学《阳光正浓——奔儿头的精华》;在《人民网》、《北京晚报》发表文章数篇,创作歌曲十余首;钢琴九级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校长推荐第一人”之称的南京师大附中学生匡超,校长为其写的推荐理由也颇有韵味:成绩优秀,竞赛特长,文理兼修,素质超强等。
独树一帜
39所中学仅郑州一中没用足名额
郑州一中校长此前或许没想到,为了稳妥起见,该校的“持三推一”策略,让这所学校一举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没有用足北大推荐名额的中学。
郑州一中的高三女生王美琪,有幸成为该校“持三推一”基调下唯一一名被校长推荐给北大的学生。该校一学生家长,在得知所有推荐学生都被北大“笑纳”后,直感慨学校太保守而失算,白白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更值得玩味的是,在北大公示的推荐理由一栏中,校长“惜墨如金”,写给北大的“推荐信”,只有区区64个字。在90名被推荐学生的推荐理由中,可谓字数最少的几篇之一。
而在北大实行校长实名推荐之初,就有不少人认为北大是在利用这种招生方式进行提前“掐尖”。看了北大公示的各学校的推荐理由,不少人更加认同了这种说法。
“北大就是在利用校长推荐的方式在掐尖,综合成绩第一,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七次考试年级第一……一批这么优秀的学生都将会被北大招揽。”郑州市一所高中的语文老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