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的性别构成、姓氏构成,就读高校、就读专业、就读中学等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状元情结”驱动高考状元之争,北大、清华和香港高校“三足鼎立”;报告呼吁国家、地方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联合企业等设立专业奖学金,积极引导高分考生选择就读国家急需发展的专业。
《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是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联合编制完成,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连续第2年发布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赵德国总编介绍说,调查报告目的在于为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及家长,为基础教育工作者、高考研究人员,为有关部门教育资源分配与决策提供参考。
高考检验中学办学能力,状元体现中学育才水平
高考在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同时,也是对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办学水平的检验,是一所中学育才能力的重要标志。 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及状元数量多少集中体现了一所中学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领导班子管理能力、办学水平高低。
海南中学培养高考状元最多,高居全国各中学首位
在调查到的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海南中学”培养的高考状元最多,共10人,高居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排行榜首位;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乌鲁木齐一中各9人,并列第二;广东实验中学和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各8人,并列第五;呼和浩特二中和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各7人,并列第七;天津耀华中学和重庆巴蜀中学各6人,并列第九;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银川二中、银川一中、湟川中学、天津南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各5人,并列第十一。
名牌中学成“高考状元摇篮”,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培养高考状元人数较多的中学大都是我国各省市重点建设的中学或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名牌中学,拥有较丰富的行政资源、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一所中学培养的高考状元的多与少对中学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和社会认可、提升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
1999-2007年我国各地区培育出高考状元的中学总体上呈现出几大特点:其一,大多位于省会或省内重要城市;其二,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省市,培养出高考状元的中学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程度较低;其三办学历史普遍较长;其四是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附属中学也占有一席之地。
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排行榜100强
|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状元人数 |
| 1 |
海南中学 |
海南 |
10 |
| 2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
黑龙江 |
9 |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吉林 |
9 |
| 乌鲁木齐一中 |
新疆 |
9 |
| 5 |
广东实验中学 |
广东 |
8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东 |
8 |
| 7 |
呼和浩特二中 |
内蒙古 |
7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云南 |
7 |
| 9 |
天津耀华中学 |
天津 |
6 |
| 重庆巴蜀中学 |
重庆 |
6 |
| 11 |
广州市第二中学 |
广东 |
5 |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广东 |
5 |
| 武汉外国语学校 |
湖北 |
5 |
| 银川二中 |
宁夏 |
5 |
| 银川一中 |
宁夏 |
5 |
| 湟川中学 |
青海 |
5 |
| 天津南开中学 |
天津 |
5 |
| 重庆南开中学 |
重庆 |
5 |
| 19 |
汕头金山中学 |
广东 |
4 |
| 贵阳市第一中学 |
贵州 |
4 |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
河北 |
4 |
| 佳木斯一中 |
黑龙江 |
4 |
| 长郡中学 |
湖南 |
4 |
| 苏州中学 |
江苏 |
4 |
| 康杰中学 |
山西 |
4 |
|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陕西 |
4 |
|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
四川 |
4 |
| 哈密地区二中 |
新疆 |
4 |
| 玉溪一中 |
云南 |
4 |
| 30 |
合肥一中 |
安徽 |
3 |
| 北京80中学 |
北京 |
3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 |
3 |
| 泉州五中 |
福建 |
3 |
| 兰州一中 |
甘肃 |
3 |
|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广东广雅中学 |
广东 |
3 |
| 惠州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茂名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深圳实验学校 |
广东 |
3 |
| 柳州高中 |
广西 |
3 |
| 沙市中学 |
湖北 |
3 |
| 吉林一中 |
吉林 |
3 |
| 常州高级中学 |
江苏 |
3 |
| 包钢一中 |
内蒙古 |
3 |
|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
宁夏 |
3 |
| 控江中学 |
上海 |
3 |
| 市西中学 |
上海 |
3 |
| 内江六中 |
四川 |
3 |
| 曲靖一中 |
云南 |
3 |
| 重庆铜梁中学 |
重庆 |
3 |
| 51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安徽 |
2 |
| 六安一中 |
安徽 |
2 |
| 北京101中学 |
北京 |
2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北京 |
2 |
| 福州一中 |
福建 |
2 |
| 漳州一中 |
福建 |
2 |
| 白银公司二中 |
甘肃 |
2 |
| 皋兰一中 |
甘肃 |
2 |
| 嘉峪关酒钢三中 |
甘肃 |
2 |
| 开平市开侨中学 |
广东 |
2 |
| 梅州东山中学 |
广东 |
2 |
| 深圳高级中学 |
广东 |
2 |
| 深圳外国语学校 |
广东 |
2 |
| 珠海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2 |
| 广西梧州高中 |
广西 |
2 |
| 柳州市第一中学 |
广西 |
2 |
| 南宁第二中学 |
广西 |
2 |
| 贵阳市第六中学 |
贵州 |
2 |
| 凯里市第一中学 |
贵州 |
2 |
| 遵义县第一中学 |
贵州 |
2 |
| 嘉积中学 |
海南 |
2 |
| 保定市十七中学 |
河北 |
2 |
| 衡水中学 |
河北 |
2 |
|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
河北 |
2 |
| 濮阳市中原油田一中 |
河南 |
2 |
| 新乡市一中 |
河南 |
2 |
| 尚志市朝鲜族中学 |
黑龙江 |
2 |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湖北 |
2 |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吉林 |
2 |
| 吉安市一中 |
江西 |
2 |
| 万年中学 |
江西 |
2 |
| 鞍山一中 |
辽宁 |
2 |
| 本溪市高级中学 |
辽宁 |
2 |
| 大连市育明高中 |
辽宁 |
2 |
| 通辽铁路中学 |
内蒙古 |
2 |
| 宁夏固原一中 |
宁夏 |
2 |
| 银川九中 |
宁夏 |
2 |
| 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 |
青海 |
2 |
| 东营一中 |
山东 |
2 |
| 莱州一中 |
山东 |
2 |
| 五莲一中 |
山东 |
2 |
| 山西省实验中学 |
山西 |
2 |
| 西安高新一中 |
陕西 |
2 |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陕西 |
2 |
| 西安中学 |
陕西 |
2 |
| 曹杨二中 |
上海 |
2 |
| 成都外国语学校 |
四川 |
2 |
| 天津第一中学 |
天津 |
2 |
| 新疆实验中学 |
新疆 |
2 |
| 昆明三中 |
云南 |
2 |
| 云天化中学 |
云南 |
2 |
| 新昌中学 |
浙江 |
2 |
| 舟山中学 |
浙江 |
2 |
| 重庆外国语学校 |
重庆 |
2 |
(备注:以上高考状元统计结果不包括西藏与港澳台地区)
乌鲁木齐一中培养的高考理科状元最多
调查显示,在调查到的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除广东、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乌鲁木齐一中培养的高考理科状元最多,有6人,高居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理科状元排行榜首位;海南中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和天津耀华中学各5人,并列第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苏州中学、银川二中和重庆南开中学各4人,并列第第五;兰州一中、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佳木斯一中、包钢一中、康杰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玉溪一中和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各3人,并列第九;北京80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漳州一中、广西梧州高中等中学各2人,并列第十七。
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理科状元排行榜20强
|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状元人数 |
| 1 |
乌鲁木齐一中 |
新疆 |
6 |
| 2 |
海南中学 |
海南 |
5 |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
黑龙江 |
5 |
| 天津耀华中学 |
天津 |
5 |
| 5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吉林 |
4 |
| 苏州中学 |
江苏 |
4 |
|
银川二中 |
宁夏 |
4 |
| 重庆南开中学 |
重庆 |
4 |
| 9 |
兰州一中 |
甘肃 |
3 |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
河北 |
3 |
| 佳木斯一中 |
黑龙江 |
3 |
| 包钢一中 |
内蒙古 |
3 |
| 康杰中学 |
山西 |
3 |
|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陕西 |
3 |
| 玉溪一中 |
云南 |
3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云南 |
3 |
| 17 |
北京80中学 |
北京 |
2 |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北京 |
2 |
| 漳州一中 |
福建 |
2 |
| 广西梧州高中 |
广西 |
2 |
| 柳州高中 |
广西 |
2 |
| 贵阳市第六中学 |
贵州 |
2 |
| 衡水中学 |
河北 |
2 |
| 新乡市一中 |
河南 |
2 |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湖北 |
2 |
| 武汉外国语学校 |
湖北 |
2 |
| 吉林一中 |
吉林 |
2 |
| 常州高级中学 |
江苏 |
2 |
| 吉安市一中 |
江西 |
2 |
| 大连市育明高中 |
辽宁 |
2 |
| 银川九中 |
宁夏 |
2 |
| 银川一中 |
宁夏 |
2 |
| 湟川中学 |
青海 |
2 |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陕西 |
2 |
| 控江中学 |
上海 |
2 |
| 天津南开中学 |
天津 |
2 |
| 新疆实验中学 |
新疆 |
2 |
| 昆明三中 |
云南 |
2 |
| 重庆巴蜀中学 |
重庆 |
2 |
| 重庆铜梁中学 |
重庆 |
2 |
(备注:以上高考状元统计结果不包括广东、西藏与港澳台地区)
呼和浩特二中培养出的高考文科状元最多
调查显示,在调查到的我国1999-2007年高考状元中,除广东、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呼和浩特二中培养的高考文科状元最多,有6人,高居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文科状元排行榜首位;海南中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各5人,并列第二;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哈密地区二中、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重庆巴蜀中学各4人,并列第四;泉州五中、贵阳市第一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长郡中学、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银川一中、湟川中学、天津南开中学、乌鲁木齐一中各3人,并列第九;合肥一中、北京101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皋兰一中等中学各2人,并列第十八。
1999-2007中国中学高考文科状元排行榜20强
|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状元人数 |
| 1 |
呼和浩特二中 |
内蒙古 |
6 |
| 2 |
海南中学 |
海南 |
5 |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吉林 |
5 |
| 4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
黑龙江 |
4 |
|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
四川 |
4 |
| 哈密地区二中 |
新疆 |
4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云南 |
4 |
| 重庆巴蜀中学 |
重庆 |
4 |
| 9 |
泉州五中 |
福建 |
3 |
| 贵阳市第一中学 |
贵州 |
3 |
| 武汉外国语学校 |
湖北 |
3 |
| 长郡中学 |
湖南 |
3 |
|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
宁夏 |
3 |
| 银川一中 |
宁夏 |
3 |
| 湟川中学 |
青海 |
3 |
| 天津南开中学 |
天津 |
3 |
| 乌鲁木齐一中 |
新疆 |
3 |
| 18 |
合肥一中 |
安徽 |
2 |
| 北京101中学 |
北京 |
2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北京 |
2 |
| 皋兰一中 |
甘肃 |
2 |
| 嘉峪关酒钢三中 |
甘肃 |
2 |
| 南宁第二中学 |
广西 |
2 |
| 凯里市第一中学 |
贵州 |
2 |
| 保定市十七中学 |
河北 |
2 |
|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
河北 |
2 |
| 尚志市朝鲜族中学 |
黑龙江 |
2 |
| 沙市中学 |
湖北 |
2 |
| 长春外国语学校 |
吉林 |
2 |
| 常州高级中学 |
江苏 |
2 |
| 鞍山一中 |
辽宁 |
2 |
| 本溪市高级中学 |
辽宁 |
2 |
| 莱州一中 |
山东 |
2 |
| 曹杨二中 |
上海 |
2 |
| 市西中学 |
上海 |
2 |
| 内江六中 |
四川 |
2 |
| 曲靖一中 |
云南 |
2 |
| 舟山中学 |
浙江 |
2 |
| 重庆外国语学校 |
重庆 |
2 |
(备注:以上高考状元统计结果不包括广东、西藏与港澳台地区)
广东产生的高考状元全国最多
广东省从1986年开始实行高考标准分制度,学生最终成绩不是卷面原始分数,而是经过标准化换算后所得分数即标准分。此外,广东也是全国为数不多采用文理综合考试科目的省份。上述两点因素是广东成为全国产生高考状元最多的省份的主要原因。
1999-2007中国广东中学高考状元排行榜
|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状元人数 |
| 1 |
广东实验中学 |
广东 |
8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广东 |
8 |
| 3 |
广州市第二中学 |
广东 |
5 |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广东 |
5 |
| 5 |
汕头金山中学 |
广东 |
4 |
| 6 |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广东广雅中学 |
广东 |
3 |
| 惠州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茂名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3 |
| 深圳实验学校 |
广东 |
3 |
| 11 |
开平市开侨中学 |
广东 |
2 |
| 梅州东山中学 |
广东 |
2 |
| 深圳高级中学 |
广东 |
2 |
| 深圳外国语学校 |
广东 |
2 |
| 珠海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2 |
| 16 |
东莞中学 |
广东 |
1 |
| 广东揭西棉湖中学 |
广东 |
1 |
| 广东湛江一中 |
广东 |
1 |
| 广东仲元中学 |
广东 |
1 |
| 广州铁路第一中学 |
广东 |
1 |
| 江门市第一中学 |
广东 |
1 |
| 南海市石门中学 |
广东 |
1 |
| 汕头一中 |
广东 |
1 |
| 韶关市北江中学 |
广东 |
1 |
| 深圳市富源文武学校 |
广东 |
1 |
| 深圳市华茂实验学校 |
广东 |
1 |
| 深圳市南头中学 |
广东 |
1 |
| 深圳市深圳中学 |
广东 |
1 |
| 湛江第二中学 |
广东 |
1 |
| 湛江第一中学 |
广东 |
1 |
| 肇庆中学 |
广东 |
1 |
《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读者想了解报告全部内容请在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等网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