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理工农医类) 2015.03
本试卷共4页,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集合 , ,则 等于
A. B. C. D.
2. 设复数 ,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虚轴对称,若 ,则 的虚部为
A. B. C. D.
3. 如果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平行,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2 D.3
4. 已知函数 的定义域为 ,且 ,且满足 ,当 时, ,则函数 的大致图像为
5.某同学寒假期间对其30位亲属的饮食习惯进行了一次调查,列出了如下2×2列联表:
偏爱蔬菜 偏爱肉类 合计
50岁以下 4 8 12
50岁以上 16 2 18
合计 20 10 30
则可以说其亲属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的把握为
A.90% B.95% C.99% D.99.9%
附:参考公式和临界值表
P( ≥ )
0.050 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由 ,
6.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命题: 的否定是 ;
②若直线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 内,则 ;
③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且 ,则 ;
④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如图在△ABC中,点D在AC上,AB⊥BD,BC= ,BD=5, ∠ABC= ,则CD的长为
A. B.4 C. D.5
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左视图为半圆,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 D.
9.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到 轴的距离为 ,P到 的距离为 ,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10. 对于实数 定义运算“ ”: ,
设 ,且关于 的方程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的解集是 ;
12. 运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 的值在区间 内,那么则输出的 的取值范围是 ;
13. 若 变量 、 满足约束条件 ,且 的最小值为4,则 __________.
14. 在对于实数 , 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观察下列等式:
……
按照此规律第 个等式的等号右边的结果为 ;
15.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P为以点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弧上一点。若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请将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填上)
①若点E和A重合,点P和B重合,则 ;
②若点E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P是圆弧 的中点;
③若点E和B重合,且点P为靠近D点的圆弧上的三等分点,则 ;
④若点E和B重合,点P为 上任一点,则动点(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其图像与 轴相邻两个交点的距离为 .
(Ⅰ)求函数 的解析式;
(Ⅱ)若将 的图像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像恰好经过点( ),求当 取得最小值时, 在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与直角梯形AB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其中BE∥AF,AB⊥AF,AB=BE= AF,BC= AB,∠CBA= ,P为DF的中点。
(Ⅰ)求证:PE∥平面ABCD;
(Ⅱ)求平面DEF与平面ABCD所成角(锐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从参加某次数学能力测试的学生中抽出36名学生,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满分为120分),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 , , , .
(Ⅰ)在这3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求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概率:①有且仅有1名学生成绩不低于110分;②成绩在 内至多1名学生;
(Ⅱ)在成绩是 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3名学生进行诊断问卷,设成绩在 内人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数列{ }的通项公式 ,若 , 是 和 的等比中项.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点 是圆心为 的圆 上的动点,点 ,若线段 的中垂线交 于点 .
(Ⅰ)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 是圆 的切线且 与 点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 、 , 为坐标原点,若 ,且 ,求△ 面积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Ⅰ)若 无极值点,求 的取值范围;
(Ⅱ)设 ,当 取(Ⅰ)中的最大值时,求 的最小值;
(Ⅲ)证明不等式: .
点击下载: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数学(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