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数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泉州高三质检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3-26 9:00:16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保密★启用前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 科 数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 、 、…、 的标准差:
 ,其中 为样本平均数;
柱体体积公式: ,其中 为底面面积, 为高;
锥体体积公式: ,其中 为底面面积, 为高;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 ,其中 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所给的函数中,定义域为 的是
A.         B.         C.       D.
2.下列四个图象中,两个变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的是
 
3.若集合 , ,则
A.          B.          C.           D.
4.若 ,则 等于
A.            B.             C.             D. 
5.若向量 , 不共线,则下列各组向量中,可以作为一组基底的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6.已知函数  则方程 解的个数为
A.         B.          C.         D.
7.“ ”是“直线 与 垂直”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出的结果为 ,则判断框中应填入
A.              B.       
C.             D.
9.若双曲线 与椭圆 有相同的焦点,则椭圆 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0.已知 为两条互不垂直的异面直线, , . 下列四个结论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            B.
C.           D. 
11.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 有可能是
A.     
B.
C.
D.
12.直线 ( 且 )与圆 交于 两点,记以 为始边( 为坐标原点), 为终边的角分别为 ,则 的值
A.只与 有关                    B.只与 有关,
C.与 , 都有关                D.与 , 都无有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3.复数 等于__________.( 是虚数单位)
14.已知 中, , , ,则 等于__________.
15.若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16.关于圆周率 ,数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很有创意的求法,如著名的蒲丰实验.借鉴其原理,我们也可以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模拟实验的方法来估计 的值:先由计算机产生 对 之间的均匀随机数 ;再统计两个数能与1构成钝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对 的个数 ;最后再根据统计数 来估计 的值. 假如统计结果是 ,那么可以估计 _____________.(精确到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 中, ,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若 , 是数列 的前 项和,试求满足 的最小正整数 .

18.(本题满分 分)某校为了解高一年段学生的体重情况,先按性别分层抽样获取样本,再从样本中提取男、女生体重数据,最后绘制出如下图表. 已知男生体重在 的人数为 .
 

 
(Ⅰ)根据以上图表,计算体重在 的女生人数 的值;
(Ⅱ)若从体重在 的男生和体重在 的女生中选取 人进行复查,求男、女生各有一人被选中的概率;
(Ⅲ)若体重在 , , 的男生人数比为 ,试估算高一年段男生的平均体重.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
(Ⅰ)若 ,求 的值;
(Ⅱ)把函数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象.若函数 为偶函数,求 的最小值.

20.(本题满分 分)
在如图1所示的多面体 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 平面 , , , 是 的中点.
(Ⅰ)求证: 平面 ;
(Ⅱ)求证:平面 平面 ;
(Ⅲ)若图2是该多面体的侧视图,求四棱锥 的体积.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 :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过点 的直线 交抛物线 于 两点(如图所示).
 
(Ⅰ)求抛物线 的方程; 
(Ⅱ)有人发现,当点 为抛物线的焦点时, 的值与直线 的方向无关.受其启发,你能否找到一个点 ,使得 的值也与直线 的方向无关.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 ( ), 为 的反函数.
(Ⅰ)若函数 在 处的切线方程为 ,求 的值;
(Ⅱ)当 时,若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Ⅲ)当 时,若对任意 ,方程 在 上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求 的最小值.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数学试题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

说明:
一、本解答指出了每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或受篇幅限制、或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遇多种解法时,一般提供最能体现试题考查意图的最常规和最典型的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解答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B        2.D        3.B         4.D        5.C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部分试题考查意图说明:
第5题 考查基底概念——不共线,平面向量的运算.
第6题 考查分段函数、分类整合思想、对数运算.
第7题 考查直线与直线位置关系和充要每件概念,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第8题 考查程序框图、对数运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
第9题 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第10题 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及异面直线的概念,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第11题 考查三角函数和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考查推理论证和抽象概括能力,考查创新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以及特殊与一般思想等. 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和函数的奇偶性先排除C,D选项;当 时, 且 , , ,排除B.也可根据单调性,确定A或排除B.
第12题 显性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隐性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考查推理论证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等. 可考察直线 与圆的交点,得到 与 的表达式;可考虑按 定 变与 变 定分类,特殊化地考察 的值;也可通过作图,分析 与倾斜角 的关系判断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 ;         14. ;        15. ;        16.  .
部分试题考查意图说明:
第16题 本题综合考查线性规划、随机模拟方法、几何概型等知识,体现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体现对以频率估计概率的统计思想的考查,体现对必然与或然思想的考查。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满分12分.
解:(Ⅰ)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因为 , ,
所以 , ,                             …………2分
又由 ,得 .                              …………4分
所以 .                               …………6分
(Ⅱ)由 ,得 ,
因为 ,所以数列 是首项  ,公比 的等比数列.…8分
故 .                                …………10分
由 ,可得 .
因为 ,
所以 ,即 ,
注意到 是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满足 的最小正整数 的值为6.                    …………12分
18.本小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图表、古典概型、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统计思想等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考查必然与或然思想等.. 满分12分.
解:(Ⅰ)由男生体重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体重落在区间 的频率为 .                        …………1分
因为男生体重在 的人数为 ,
所以本次抽样中男生抽取的总人数为 .              …………2分
因为样本是按性别分层抽样获取的,
所以根据饼图描述的男,女生人数比,可知女生抽取的总人数为 .…………3分
所以体重落在区间 的女生人数为
 .                            …………4分
(Ⅱ)体重落在区间 的男生人数为 .           …………5分
记体重落在 的 名男生为 ,体重落在 的 名女生为 .
则事件“从体重在 的男生和体重在 的女生中选取 人进行复查”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 , , , , , , , , ,总数为 .                                   
记 “男、女生各有一人被选中” 的事件为 ,则事件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 ,  , , , ,共 个.            …………6分
因为事件空间中基本事件个数有限,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所以该概率模型属于古典概率模型,                                          ………7分
所以男、女生各有一人被选中的概率 .               …………8分
(Ⅲ)因为体重在 , , 的男生人数比为 ,
又由(Ⅰ)可知体重落在区间 的频率为 ,
所以男生第 , , 组体重数据的频率分别为 , , .  …………10分
因为由直方图可知,男生第 , , 组体重数据的频率分别为 , , ,
所以样本中 名男生的平均体重约为:
 .……11分
以样本估计总体,可以估计高一年段男生平均体重为 公斤.     …………12分

19.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函数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满分12分.
解:(Ⅰ)方法一:
因为  .…3分
所以由 可得 .                          …………4分
所以 .          …………6分
方法二:
因为 ,            …2分
所以由 可得 .                     …………3分
所以 .                     …………5分
(Ⅱ)                        (用方法一者此处补上化简的1分)
依题意得 .    …………8分
因为 为偶函数,可得 ,则 , .……11分
因为 ,所以当 时, 取得最小值 .              …………12分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体积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及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等. 满分12分.
解:(Ⅰ)连接 ,设 ,则 为 的中点.
连接 ,则 .                          …………1`分
又∵ ,且 ,∴ ,
∴ 是平行四边形, .                        …………2分
∵ 平面 , 平面 ,
∴ 平面 .                                      …………4分
(Ⅱ)∵ , 底面 ,
∴ 底面 ,                                      …………5分
又∵ 平面 ,∴ .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平面 , ,
∴ 平面 .                                          …………7分
由(Ⅰ)知                         
∴ 平面 .                                        …………8分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             …………9分
(Ⅱ)由侧视图可知, .                        …………10分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平面 , ,∴ ,
又∵ , ,∴ 平面 .      ……………11分
则 .             …………12分

2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抛物线、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满分12分.
解:(Ⅰ)因为抛物线 : 中 的几何意义就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所以抛物线 的方程是 .                             …………2分 
(Ⅱ)解法一:
因为直线 交抛物线 于 两点,所以直线 的斜率必不为 .
设直线  .                                        …………3分
联立方程组 得 .                      …………4分
当 ,即 时,直线 与抛物线 相交,      …………5分
设交点的坐标为 ,则 . …………6分
所以 ,同理可得 ,
所以
 
 .()        ……10分
若 是定值,则式子()与 的取值无关.
因为当且仅当 时,式子()与 的取值无关,
所以存在唯一的一个点 ,使得 的值也与直线 的方向无关(此时, 恒为定值 ).                              …………12分
解法二:
由条件可知直线 的斜率不为0,
若直线 的斜率 存在,设直线  ,           …………3分
联立方程组 得 ,    …………4分
当 时,直线 与抛物线 相交. ……5分
设交点的坐标为 ,则 .…………6分
所以 ,同理可得 ,
所以
 ()                     …………9分
若 是定值,则式子()的值与 无关.
因为当且仅当 , 时,式子()的值与 无关,
所以存在点 ,使得 恒为定值 .              …………10分
若直线 斜率不存在,即直线 : ,
此时 ,也满足  .        …………11分
综上可知,能找到一个点 ,使得 的值也与直线 的方向无关(如取 ,则 恒为定值 ).             …………12分

22.本小题主要考查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的的运算及导数的应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等基础知识,考查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意识,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等.满分14分.
解:(Ⅰ)因为 ,
所以 ,
由 ,解得 .                                  ……2分
因为切点坐标为 ,
代入函数式 ,可得 .                  ……4分
(Ⅱ)当 时, .
因为 为 的反函数,所以 ( ).                ……5分
所以 即 .
方法一:
又因为 ,所以 等价于 .                     …………6分
令 ,则 .
解 ,得 ;解 ,得 ;解 ,得 .
所以 在 单调递增,在 单调递减,
由上可知 ,                                        ……8分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9分
方法二:
令 ,
当 时,因为存在 ,使得 ,
所以 不恒为正数.                              …………6分
当 时, ,
因为 ,
所以解 ,得 ;解 ,得 ;解 ,得 .
故 在 递减,在 递增,
所以 .                      …………8分
令 得 ,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9分
方法三:
设直线 与 的图象切于点 ,
则 且 在直线 上,
所以 ,即直线 与 的图象切于点 .   ……8分
通过考察函数 与 的图象,
可知不等式 恒成立时, 的取值范围为 .        ……9分
(Ⅲ)解法 :
当 时, 即 , .
令 ,则 .
方程 在 上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根等价于
函数 的图象与 轴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0分
(ⅰ)当 时,
因为 ,所以 ,
所以函数 在 单调递减,
从而函数 在 内的零点最多一个,不符合题意.       …11分
(ⅱ)当 时,因为 ,
解 ,得 ;解 ,得 ;解 ,得 .
      所以函数 在 单调递减,在 单调递增.
① 当 时,因为 在 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 在区间 内的零点最多一个,不符合题意要求;……12分
②当 时,因为当 趋于 时, 的值趋于正无穷大,
所以当且仅当 时函数 在 有两个零点.
由 得 ,即 对 恒成立.
因为对任意的 时, ,
所以, 等价于 .
再令 ,则 .
解 得 ;解 得 ;解 得 .
所以函数 在 单调递增,在 单调递减.
所以 ,故 的解为 .
由 得 即 对 恒成立.
因为 ,所以 ,
所以 的解为 .
所以 的解为 .                          …………13分
综合①②得 .                                   
综合(ⅰ)(ⅱ)得满足题意要求的实数 的最小值为 .  …………14分
解法 :
当 时, 即 ,得 .
方程 在 上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根等价于函数 与 的图象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0分
因为直线 的斜率为 ,过定点  ,
且由 可得 , .            …………11分
所以当且仅当 时, 与 的图象在 上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12分
又因为 对任意 恒成立,
所以 .                              …………13分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要求的实数 的最小值为 .           …………14分
 
点击下载: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查数学(文)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