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江苏高考 > 文章正文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最新信息通报会纪要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腾讯教育 2008-3-5 8:46:22
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4)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

上述内容自然没有定论,适当知道一些,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第五个问题,现代文阅读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读懂。整体把握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解答各题。

第六个问题,文学作品阅读要不要重视信息的发现和筛选整理?

仍然要重视这个问题。尽管《考试内容》中没有这一点,但命题者总喜欢一开始就出这种题,只要材料提供了这种可能就行。例如:

1.2007年江苏卷14题: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那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剖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2.2007年浙江卷19题: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参考答案:①《述异记》中早有关于泰山来历的记载。②历代君王登临泰山封禅。③历代文人墨客对泰山充满景仰。

第七个问题,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与过去基本相同,是否就没有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有。由于包含的对象太多,因而命题可能会有些不同。两种类型文章阅读题的编拟,难以完全对应一致。比如论述类可以靠概念理解题,传记就很难考这类题。同是实用类,子目较多,如何命题、答题也值得研究。

如果从应考的角度把现代文阅读要求的能力重新表述一下的话,是否可以这样说:

1.根据语境,因文求解

2.关注信息,广为筛选

3.善于拆解,全面分析

4.把握要求,正确概括

5.懂得手法,求实鉴赏

6.积极探究,有所发现

其中,前四种该是最基本的能力,突出这四种能力,目的是做好选做题以及文学作品阅读的前两三题,这些题做好了,现代文阅读成绩就有了基本保证,即使是文学作品的后一两题,也与这些能力有关。

抛砖引玉,敬请批评。

4、2008年3月1日上午

朱芒芒(省教研室资深教研员):关于2008高考语文基本情况的思考

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考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关系

平时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变”与“不变”的关系

正确处理高考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关系

高考与高中课程改革二者是一个整体,不要将其割裂,更不要将其视为对立面。

应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考察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

应站在新《课程标准》的平台上,研究新高考的特点。

课程标准与高考的相关性

语文课程标准是08年语文新高考改革的依据

课程理念:应用-审美-探究

课程结构:必修-选修

课程目标: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课程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课程评价建议

必修课程评价建议: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三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要求的提出

正确处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必考内容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大的一块,必考题主要涉及《必修》教材,认真用好《必修》教材是前提,是基础。08年作为江苏进入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江苏高考试卷与江苏版语文教材不可能完全没有联系。因为高考完全脱离教材,既不利于教学的有效管理,也不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提高。所以,重视用好《必修》教材非常重要。

对选修“五个系列”全面、整体关注。

新课标规定的选修五个系列的模块内容,最好要全面涉及,一是保证学生“营养”的全面,再一个是把握考试可能涉及相关文体。

如,《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实用阅读》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熟悉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的内容与要求。

《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有利于学生熟悉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的内容与要求。

正确处理“变化”与“稳定”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高考内容相对稳定的特质。

总的来说,必考部分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了语文高考改革“主体稳定,部分变化,适当调整,平稳过渡”的思想。

新高考对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1.《06考纲》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共五种能力。《07考纲》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属于目前能力的最高一级。这个考点的增设,是《07考纲》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呼应。

必考现代文阅读内容能级提高

• 《2008江苏考试说明》中有关“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的要求是: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