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坐落在古城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是一所具有78年办学历史的行业名校。近年来,该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2003年为93.92%,2004年为94.27%,2005年为95.2%,2006年为93.28%,名列河南省同类院校前列,并两度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当今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黄河水院这所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何以能始终保持9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率?近日,记者走访了黄河水院。
院长刘宪亮告诉记者,该院在2006年年底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也将按照1:2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8000万元,重点支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5个国家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此外,该院自筹资金2830万元,主要用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水文与水资源等6个院级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该院将以上述11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群为支撑,辐射带动全院所有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力争在2008年把黄河水院建设成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黄河水院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思想、新路子,培养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刘宪亮院长如是说。
近年来,该院凝炼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和“以社会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障等五大体系为支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其中,“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生产育人”是黄河水院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两大创新性成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该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育人”的新理念,为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该院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了通过“生产育人”。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50%,生产性实习和实训不少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80%。刘院长向记者讲述了黄河水院学生就业的做法和就业故事。
杨卫杰、李元吉等五位同学,是黄河水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6年毕业生。2006年,他们经学院就业中心推荐,被水利水电总公司埃塞俄比亚TEKEZE水电工程CWGS联营体录用并被派往埃塞俄比亚施工工地。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们充分展示出了黄河水院学生特有的素质,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今年,该单位又到黄河水院录取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文枭、齐歌、郭天龙和工程机械专业苗玄、武传宇五位同学。
王家峰是该院测绘工程系2003届毕业生,由于专业技能突出被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录用。2005年,王家峰被选派参加了珠峰高程复测工作,担任水准测量任务。水准测量是珠峰高程复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珠峰测量提供高程数据传递。在所有的水准路线中,海拔高度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要翻越两座5200米以上的高山。王家峰和队友们一道发扬“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克服风大、气候寒冷、高原缺氧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珠峰高程复测任务。
郝金科,是水利系施工专业03级女学生。但因相貌平平,加之用人单位大多不要女生,即使要,条件也非常苛刻,就业时遭遇不少挫折和磨难,多次面试都没有成功。老师鼓励她不要气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建议她不要坐等,要主动出击,到外面去找就业单位。她听到浙江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需要施工专业的学生,马上赶到浙江杭州去面试。当时参加面试的人很多,有名牌大学的,还有当地一些本科院校的,竞争非常激烈。在面试时她反问招聘人员:“你们招聘人才是看长相,还是看能力?若看能力,我完全能胜任贵单位的工作。”郝金科经过几轮面试的竞争,终于被录用。
山东魏桥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现代化企业。2005年计划到黄河水院招聘40名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并许诺在毕业前顶岗实习期间每月支付500-700元的劳动报酬。但由于学生对该企业不甚了解,结果无一名学生应聘。为对学生负责起见,该院立即派就业办负责人前往该公司进行了详细考察,返回后向毕业生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结果有40名毕业生与该公司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并经过顶岗实习期间的严格考核被全部录用。2006年该公司又录用了黄河水院30余名学生。郝金科,是水利系施工专业03级女学生。但因相貌平平,加之用人单位大多不要女生,即使要,条件也非常苛刻,就业时遭遇不少挫折和磨难,多次面试都没有成功。老师鼓励她不要气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建议她不要坐等,要主动出击,到外面去找就业单位。她听到浙江第一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需要施工专业的学生,马上赶到浙江杭州去面试。当时参加面试的人很多,有名牌大学的,还有当地一些本科院校的,竞争非常激烈。在面试时她反问招聘人员:“你们招聘人才是看长相,还是看能力?若看能力,我完全能胜任贵单位的工作。”郝金科经过几轮面试的竞争,终于被录用。
刘院长接着说:“我们学院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立“生产育人”基地,选派教师进驻企业,具体负责与企业共同开展‘生产育人’。已与洛阳中信重型机械公司达成培训教师、建立‘生产育人’基地的协议。不仅能够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稳定的平台,而且能够为学生求职就业开辟更加宽广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