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宁德] 高考复读 喜忧引发新思考
来源:闽东日报 2005-8-4 8:55:36 【字体:小 大】

“想起复读的两年,我真是有说不出的滋味。”小魏双手捧着厦门大学的入取通知书,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挂在眼角的泪珠一滴滴落下来。

  小魏出生于周宁县礼门乡溪山村的一个穷苦家庭,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光宗耀祖。1998年,小魏还在周宁一中读初二,他父母就带着小魏的两个弟妹,举家从遥远的溪山搬到周宁城关,先后从事卖菜、木匠工作,靠每月千余元的微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小魏经常挑灯夜读,成绩属中上水平。虽然小魏曾经有过放弃名牌梦的念头,但每每看到父母期待的眼神,他又坚持下来了。他始终相信,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

  2003年7月小魏第一次高考,他的分数非常接近本一线,只能报考普通的本科院校,离家人和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复读,上大学?最后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小魏毅然选择了复读这条路。

  为让孩子树立信心,减轻压力,小魏的父母把小魏从周宁一中转到了古田一中。环境不同,心态不同,在小魏心里,总觉得自己是复读生,压力也更大了。他虽然对复读抱着坚定的信念,但他也不清楚复读将给他带来什么,是成功,还是再一次失利。他害怕会给父母带来又一次伤害,也害怕自己承受不住再一次打击。幸好小魏的父母及时发现了问题,找他谈心,才解除了他心中的疑虑。小魏的父亲说:“那时我们的压力也很大,知道他当时身体很单薄,心里很脆弱,不能给他过多的压力,只是要他尽力而为,不要让学习把自己拖垮了。”正是父亲谆谆的教导才让儿子承受住压力,挺了过来。第二年高考,小魏的分数比本一投档线高44分,但由于当年是先估分后报志愿,小魏估高了自己的分数,又一次失去了名牌梦。再复读,上大学?为了执着的理想,小魏再次踏上了复读之路。

  这次,父母将小魏带回周宁一中,小魏在这里感到学习的压力更大了,他说,甚至连做梦都在怕,每天追着自己的作业,让他有时喘不过气来,只能更加认真地听讲,努力地记笔记,拼命地复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高考小魏终于以615分的成绩超过本一投档线73分。这次他以平静的心态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终于实现了名牌梦。

  据了解,像小魏这样,高分选择复读的,在学校内大有人在,学校也为他们创设良好条件。几家欢喜,几家愁。小魏有一位同学也复读了两年,平时成绩与他差不多,由于无法承受压力,这次高考又发挥不好,只考535分,心中充满着无边的失落与迷惘,上普通大学,再复读?他犹豫……

  其实,复读现象在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后,就已层出不穷。但当时复读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招生计划有限,考生为考取大学,复读三四年者不乏其人,个别的甚至“卧薪尝胆”复读8年,被戏称为“8年抗战”。到了近几年,高校发展很快,入学率连年攀升,复读的原因也开始多元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据统计,全国2003年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70%,而教育部直属院校达91%,差距说明一切,考生的目标自然从追求“上大学”向“上好大学”转变,高分复读热呈升温趋势。所谓:为了将来好就业,我不怕再苦一年。

  “该走”还是“该留”?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翔平提醒考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复读,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复读,考生要看到个体差异。有些人已经尽了全力,已经超水平发挥了,可距离录取线还有一段距离,这样的考生不妨选择工作、参军或其他的道路,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将来再根据需要参加相关考试,或者根据特长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认识到,所谓人才就是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限,也许你的动手能力高超,也许你的口才不错,这些优势是你安身立命的资本,而背公式、逻辑推理和写作可能不是你的特长。刘教授还提醒决心复读的考生,一要有风险意识和准备承受挫折的准备;二是复读要有创意,采取与去年不同的复习方式,尽量避免重复去年的错误。□吴仙友张家灼

[来源:闽东日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