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崔静吴晶晶)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民委29日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将实施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政策,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同时,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农村牧区、偏远山区、边境地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女童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将采取可行措施,逐步提高民族自治地方中小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教师定期到大中城市进修学习,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此外,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继续推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民族自治地方搞好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县对县”的教育帮扶工作,实施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
丹珠昂奔表示,我国还将加强民族自治地方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入学率,有条件的州(市、地、盟)、县(市、旗、区)要办好普通高中,并继续办好内地西藏中学(班)、新疆班。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结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重点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现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体相当。
促进教育公平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当我听到温家宝总理说到‘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句话时,我非常感动。中央近年来逐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表明了中央对教育的重视,让我备感亲切。我长期关注教育,今后仍将继续关注。”>>>详细
民族地区缺教师、缺教室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师资短缺、教室不足、经费紧张的现象在民族地区比较普遍。>>>详细
别把有天分的孩子挡在艺术殿堂外
宗庸卓玛委员:“许多有音乐天分的孩子,或者因为高昂的学费、或者因为文化课成绩达不到分数线而被拒之于艺术院校门外。我呼吁给他们深造的机会,以艺术的名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