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小伙子原野一个月前才从泰国到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学习中文,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人们就争着夸奖他——对于地道的泰国人来说,只学了这么点时间的中文,就能说这样一口还算顺畅的普通话,实在很了不起。
面对人们的赞赏,原野的应答也颇符合中国传统,他拼命掩饰自己的兴奋,连连作揖说:过奖!过奖!是厦大孔子学院的老师厉害!
设在泰国皇太后大学的厦大孔子学院,是厦大在国外设立的首个孔子学院。到今天为止,还只有五个月大,不过,它已声名远扬了——它参与培训的110位泰国留学生,已经到达北京、上海高校,顺利开始中文学业,其中,包括原野在内的14名泰国学生被分配到厦大。
今天,让我们透过目前在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的孔子学院的首批学生,以及和孔子学院老师们的往来电子邮件,看看千里之外的孔子学院里发生的故事。

说起自己的偶像是中国的成龙,两个泰国小女孩还有点害羞。 (郑晓东 摄)
厦大是今年3月决定和泰国皇太后大学合建孔子学院的,这也是我国政府启动的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广工程的一部分,这项工程将在2010年前在全球设立100个孔子学院,厦大是首次入选承担建设孔子学院的17所大学之一。
不过,和其他大学不同的是,厦大是从校内硕士研究生中招聘志愿者组成“支教团”,而不是从社会上招聘。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建军说,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对的,这些硕士生总是先以中国人、厦大人来衡量自己,时时告诫自己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不能给厦大抹黑。
志愿者在6月份到达泰国。孔子学院的江竹青说,在去泰国之前,我们还只是学生,但是,到了泰国,“老师”的身份逐渐真实起来。
故事1
“j、q、x”弄晕泰国学生
现在在厦大学习的泰国女孩王琳说,在泰国人听来,j、q、x三个音是一样的,z、c、s;zh、ch、sh就更不用说了。刚开始学习时,泰国学生都快被这几个音给弄晕了,更别说那些长得“稀奇古怪”的汉字了。
不过,王琳说,孔子学院的老师“很好”,他们手把手地教大家写汉字,一遍又一遍地陪大家练习口语,从不厌烦。
王琳和她的同学是2006年度泰国政府留学(中国)奖学金获得者,本年度的奖学金获得者总共有110名,都是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们要在中国学两年的中文,然后再读四年大学,之后返回泰国工作。于9月份到中国五所著名大学之前,他们先被送到皇太后大学强化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有12名老师承担这项任务,其中七人来自厦大孔子学院。
这七名厦大志愿者中,三人曾经有过在厦大海外教育学院给外国人上课的经验,不过,他们最终发现,在国外教书和在国内有所不同——在国外,学生下了课基本上就不再使用汉语了,没有语言环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受到影响。
孔子学院的老师想出的对策是,除了一周十几节课之外,他们要尽量多跟学生在一起,所以老师们经常主动跟学生一起吃饭,一起出去购物。
泰国学生马思说,放学后,老师还会到他们宿舍去,帮助他们学习。有时候他们调皮,故意说:“老师,你说泰语我听不懂,我头疼!”这时,老师就会说:“你来说一下z、c、s!我听听。”马思说,为了让我们尽快喜欢中文,老师特地向他们请教泰语,然后师生一起练习,相互纠正对方。
有的学生学得不太好,孔子学院的老师就利用晚上或者是周末给他们辅导,孔子学院的刘玉川说,他和他的同事都曾经有连着两个星期每天给学生辅导到晚上十点才回宿舍的经历。
故事2
学生们主动抄课文20遍
师生们还面临着不同文化的考验。孔子学院的老师在泰国学会的第一件事竟是上课的着装——在泰国,女老师一定要穿裙子上课,上身如果是短袖,也要有领有袖。男老师则是要穿西裤、衬衫,最好还要打领带。后来,他们还发现,泰国老师的一套衣服是不可以连穿两天的——学生会有意见,认为你不洗澡不换衣服。孔子学院的江竹青说,无论有多不习惯,你还是要尊重当地的习惯和风俗。
泰国学生普遍比较懒散,上课经常迟到,他们觉得迟到十几分钟不算什么。孔子学院老师伤透了脑筋,制订出一些规则,如点名或是迟到一次抄五遍课文等等。
不过,这些规则反倒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江竹青的班级有两名学生去排练中国的舞狮表演,于是没上课。那天有四节课,江竹青知道活动很重要,心里早就没有要罚他们的意思了。不料,学生们过后主动找到她,向她表态:老师,我们要抄课文20遍。江竹青告诉他们不必了,但是,学生们表情严肃而又坚定地说:老师,我们自己要写,一定写!江竹青哭笑不得,也就由他们去了。
故事3
马杜鹃有了个专职“司机”
在尊师气氛浓厚的泰国,硕士生们享受到了做教师的自豪。泰国的学生大部分是骑摩托车上学,孔子学院的老师日常外出则是坐车,不过,孔子学院的马杜鹃却拥有一名“专职司机”——有一次,她在菜市场碰到了她的学生查劲欣,查劲欣立刻要求送老师回宿舍。马杜鹃说,当时,戴着头盔,坐上学生的摩托车,感觉真是幸福。
过了几天,查劲欣跑去找马杜鹃,要带她去买菜,马杜鹃说,上次买的还没吃完,再过两天再去吧。查劲欣把这话记在心上,过了两天,这位“专职司机”又跑来找马杜鹃,
孔子学院的老师说,看着泰国学生那真诚的笑容,感受人情的温暖,再多的辛劳也可以抛诸脑后了。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王瑛慧
新闻链接
|
孔子学院揭牌很“中国”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建军)厦大和泰国皇太后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本月4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位于泰国皇太后大学的孔子学院采用了中国传统庆典方式进行揭牌——当帷幕徐徐拉开时,会场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皇太后大学学生表演了狮子舞。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大使张九桓说,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内在泰国将有12所孔子学院陆续揭牌。今天,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设立,是走在了前面。
厦大是在今年3月决定和皇太后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6月,厦大派出了七名硕士研究生组成“支教团”前往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