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就业问题上,女性至今仍处弱势。 (姚凡 摄)
厦大明年首招“女性社会学”博士,博导为一男性。
女性社会学的博导——厦大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副主任、厦大兼职教授叶文振昨日证实了这一消息,他将招收两名女性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用社会学和社会性别学方法研究女性地位和发展。
据说,这也是厦大首次招收专门研究妇女问题的博士,当然,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位博导居然是位男士。不过,原因似乎也很简单——近十年来,叶文振一直在妇女问题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叶文振说,1990年他在美国读博士时选择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生育”,可能正是这个题目,将他和女性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位博导说,现在的夫妻关系是“嫁鸡养鸡,嫁狗养狗”
妇女问题的研究令叶文振在2002年当选为厦大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被他所领导的23名研究员举荐为主任的,这些研究员全都是女性。研究员们开玩笑地说,这是叶教授多年努力的成果——一直以来,他对女性总是彬彬有礼。
当然,不仅在态度上,叶文振在研究中也一直为妇女打抱不平。他曾经说,在婚姻关系中,妇女们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例如,在经济上,大多数妇女收入比男性低,叶文振认为,根源在于:在工作岗位分配时,就存在男高女低的现象。
而在家务劳动方面,统计数字说,女性每天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为4个小时,而男性不到1个小时。
叶文振愤愤不平地说,更严重的是,请一个保姆还会创造GDP,而老婆的劳动,却没人承认。他为女教授计算的“工钱”是,一个小时的家务劳动“收费”50元,扣去丈夫的1小时,那么,女教授一天应该挣150元,一个月可挣4500元。
叶文振更正了过去人们常说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他说,现在应该是,“女人嫁鸡养鸡,嫁狗养狗”。
一些男性对他不满:怎么整天钻女人堆,有什么企图啊
情感交换的不平等更为明显。叶文振说,一旦结婚,妻子总是死心塌地跟着丈夫一直走到底,她们埋头操持家务,但是,丈夫们却东张西望,寻找所谓的红颜知己。
叶文振的研究总是赢得妇女们的喝彩,不过,叶文振昨天说,在女性问题研究的道路上,也不总是平坦的——他说,刚开始时,他感觉很孤独,因为女性问题研究阵营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他“一枝独秀”。在一些男性看来,他令人不可理解——怎么整天总钻在女人堆里,有什么企图啊!
出乎意料的是,有时,女性也不买他的账,在一些研讨会上,由于他是惟一的男性,所以,妇女们很容易把气撒到他身上,把他当成大男子主义的代表。
一位女性发言者说:叶文振给了女性研究者安慰
叶文振认为,女性在妇女问题研究上有性别优势,原因是女性一般都比较敏感、细心。所以,他说,他曾经在全国妇联面前保证,他希望第一批女性社会学的博士是女性。
当然,他也认为,作为男性来研究女性问题,具备女性所没有的优势。
他举例说,当女性研究女性问题时,难免带着“一些情绪”,而男性至少可以抛开这些固有的感情色彩,从而使问题更加客观。他特别说明,这并不是性别歧视。
“有时,男人比女人更了解女人。”他意味深长地说。
叶文振说,性别关系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男女平等,而是男女和谐,例如,在社会分工上,并不一定说男女都要一起出去工作才能体现平等,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有的女性适合在社会上发展,男的适合“主内”,那么,就应该“物尽其用”,反之亦然。
昨天,叶文振被邀请为四位进行专题发言的女性做点评,其中一位发言者对着台下寥若晨星的男性听众说,感觉有点悲哀。随后,她转向评论席上的叶文振说,他给了女性研究者安慰。
厦大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李明欢说,我们很欢迎也很需要男性加入女性问题研究。她说,如果没有男性的参与,那么,妇女研究永远是妇女自己说给自己听。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王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