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测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试卷分值:满分为100分。
四、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两种题型的分值分别约占全卷分值的60%和40%。
(二)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易、中、难试题所占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的内容和分值分别约占1/3。
(四)等级划分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V 题型示例
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1】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基本概念,同时考查学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容易题。
【试题2】下面图片中三个机构的设置,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
A.主权在民说 B.人民契约说 C.权力平等说 D.分权与制衡
【答案】D
【说明】本题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容易题。
【试题3】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D
【说明】本题通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考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中等难度题。
【试题4】右侧漫画反映了

A.中美关系缓和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苏关系改善
【答案】A
【说明】本题通过图文信息,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中等难度题。
【试题5】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A.剥夺美国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B.规定民主党不与共和党交替执政
C.政府以干预经济的手段调整工业 D.对私人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
【答案】C
【说明】本题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论,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较难题。
【试题6】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C.宣传了人类平等思想 D.宣扬了等级观念
【答案】C
【说明】本题通过材料信息,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较难题。
非选择题
【试题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阅读丘逢甲的《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台湾和大陆因内战而分离。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回答:
(1)“去年今日割台湾”指什么时候怎么割走的?
(2)材料二中这首被温家宝总理称为“震撼中华民族”的悲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在海峡两岸的统一道路上,你认为有哪些主要障碍?
【答案】
(1)1895年 通过《马关条约》割走
(2)爱国(或悲愤)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或台独势力),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说明】本题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中国近现代史上台湾与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从而使学生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容易题。
【试题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 当地的居民都跑来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个老人坐船前来,……每个人都带着些东西。
——《哥伦布首航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4)你知道哥伦布是如何称呼材料三中“当地居民”的吗?列举当地居民手里可能拿的哥伦布在欧洲从来没有吃过的三种食物。
【答案】
(1)新航路开辟。
(2)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业投机出现;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3)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步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印第安人。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等。
【说明】本题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