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四川高中学业水平 - 正文-

 

2012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2-4-13
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nbsp;       。
【答案示例】《屈原列传》中忠君爱国的楚国大夫——屈原,《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慷慨之士——廉颇。(内容恰当,给2分;格式一致,给2分)
5.请根据下面采访对象的回答,给记者设计恰当的提问。(4分)
记者:               ①                                                                  
王小峰:我觉得如果说这个时代“有音乐”,这应该是有一个标准的。整个华语地区,第一有多少家唱片公司,第二有多少个歌手,第三有多少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第四这个行业它每年创造的这种商业价值是多少,第五就是有多少个从事这个媒体工作的人,第六就是有多少家音乐媒体,这些应该都是硬性的指标。
而我觉得流行音乐这个行业恰恰应该是在竞争中不断去淘汰的这么一个行业。但是现在还没有淘汰,四五十岁的歌手,甚至五六十岁的歌手仍然活跃在舞台上。这个时代缺乏真正的新的冲击。也许罗大佑他们这一批人,给人感觉就是“后无来者”了。
记者:               ②                                                     
王小峰:我觉得本土音乐要回到它最本真的那种创作状态上,也就是出于一种“自娱自乐”的心理。是因为有商人觉得音乐是可以挣钱的,它才形成了一个商业体系,但是现在的商业体系,却给盗版、下载给打散了。
现在只通过卖唱片的方式可不行了,或者说已经岌岌可危到一个快消失的这个地步了,怎么办呢?那就让大家都回到原始状态,回到原来的“宫廷音乐会”的模式上。过去可能都是在皇宫里面表演,听到音乐的人都是贵族。现在我作为一个平民,如果我想去听音乐我只好买票去现场看。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 (或“您认为这个时代有音乐吗?”) ②在目前环境下中国本土音乐应该如何走下去?(或“您认为中国本土音乐的未来在哪里?”)(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                                            
                                                    
【答案】同意。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2分)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2分)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2分)(观点明确,给2分;分析合理,给4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③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⑥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连辟公府不就           就任    
B.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召
C.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枢纽、关键
D.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收取
【答案】D(D项“收”,联系上下句“阴知奸党名姓”“上下肃然”的内容,可知其义应为“抓捕”或“收捕”。其余各项根据上下文词义推断,可知其解释均为正确)
8.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张衡的“科技成就”和“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2分)
A.衡善机巧          衡乃诡对而出 
B.遂乃研核阴阳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C.复造候风地动仪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D.果地震陇西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答案】C(解答本题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C项的“候风地动仪”属于科技成就,“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才干;A、B、D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均不能选)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作者以凝练平实的语言记述了张衡的一生,介绍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B.文章第一段记述了张衡在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文中“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C.文章二~四段从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方面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事迹,其中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功用和效果。
D.文章五~六段通过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才能。《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他的文学才能,任河间相斗奸党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答案】D(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D项“《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的文学才能”错,应该是表现了张衡心思的细密、性格的谨慎)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4分)
                                                                                            
【答案】(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2分。“奇”字1分,大意通顺1分)(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不曾有这样的仪器。(4分,“以”、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大意通顺2分)
(三)实用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坡上滑下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摘选自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
11.下列有关“演习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演习说”是对动物游戏目的的假说。
B.“演习说”认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C.“演习说”认为游戏能提高生活技能。
D.“演习说”得到了科学家的一致认同。
【答案】D(“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与D选项中的“一致认同”矛盾,所以不符合文意。)
12.下列有关“自娱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
B.“自娱说”认为“自娱”是动物天性的表现。
C.“自娱说”认为游戏能调剂动物的竞争生活。
D.“自娱说”认为只有成年动物才能进行游戏。
【答案】D(从“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可知D选项不符合文意。)
13.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答案】①成年动物也进行游戏,但它们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②河马、渡鸦等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会上楼的牛仔裤
刘永飞
十年前初来这个城市工作,为了省钱,我在市郊租了一套六楼一居室的老式工房。因公司每天加班,我终日早出晚归,快半年了还没真正认识一个邻居。
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以为自己叽里咕噜的方言十分优越,视所有的外地人均为乡下人。
那时候我从市区回到住处往往已是深夜,自己随便弄点吃的,或者洗洗积攒下来的替换衣服,沾床就睡。常遇到早晨挂上阳台晒干的衣服,被傍晚突来的雨打湿,第二天还要重洗的情况。而那条牛仔裤就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掉下楼的。
发现牛仔裤不见了,我没着急,一是因为那是条旧裤子,本不打算穿了,二是因为已是午夜,底楼的邻居早睡了,如果贸然为一条旧了的牛仔裤,以一个陌生人加外地人的身份去敲邻家的门,遭训斥和白眼肯定免不了。
第二天下班,我发现我的那条牛仔裤被装在一只干净的马夹袋里,系在一楼楼梯扶手上。本来就破的牛仔裤,经过大雨的洗礼,污秽的浸泡,越发显得丑陋。第一眼看到我就决定放弃它。于是,我没去动,继续让它留在那里。
奇怪的是第三天下班,那条牛仔裤又出现在二楼的扶手上。我没收牛仔裤,我相信过不了两天这条裤子会像垃圾一样被人丢掉。
然而,我没料到,第四天这条牛仔裤竟然“走”上三楼,我觉得这个“好事者”真够执著的。我产生一个好奇的想法:“就不收,看你会不会‘跑’上六楼。”我想人的耐心总是有限的,他(她)总不至于为了一条无人理睬的旧裤子跟自己过不去吧。
出乎我的意料,第五天这条牛仔裤上到四楼,这让我感动之余感觉很有意思,我有了“认识认识”这位好心人的冲动。
不出意外,第六天下班它在五楼出现。那一刻,我坚信明天这条裤子准会跑上六楼。倘若再不见见这位执拗的好心人,我会后悔一辈子的。于是第七天我破天荒地请了“病”假。
这天早晨醒来后我感到莫名兴奋,楼道里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跑至猫眼前望一望。后来我干脆搬个凳子持本杂志在猫眼下坐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个人没有出现,我的耐心受到挑战。我正为是否先去买菜而犹豫不决时,楼道里忽然传来沙沙的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我预感到那个人要出现了,忙起身,向外张望,结果猫眼里除了墙壁上的一只电表盒,其他一无所有。我没失望,因为那脚步声正越来越近。我发觉这个人的步履间隔很长,行进时走走停停,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而他的喘息越发强烈,胸腔内不断发出“咝咝”的杂音。
脚步声和喘息声先在五楼短暂停驻,随着一阵摆弄东西声,脚步向六楼来了。我原想开门迎接,怕是误会,决定在猫眼里观察。
终于,他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弯腰、低头、银发稀芜的老人。老人拎着那条牛仔裤,背对着我的门口一阵粗喘,然后哆哆嗦嗦将手里的塑料袋系在楼梯扶手上。
“大爷!”老人欲转身下楼,我喊住他。老人先是一愣,左耳缓缓转向我,接着眯起的双眼斜睨过来。天哪,他竟是个盲人!
我告诉老人这条裤子是我的,不准备要了,并表示了歉意和感谢。老人听后很开心,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问老人既然行动不便又为何一层层“送”上来?老人说这栋楼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几户,远离故乡来到异地“讨生活”不容易,“我是怕你们来去匆匆的看不见”。我说:“你完全可以敲门问问的,也不至于费这番周折。”他说:“这样不好,一个瞎老头子随便敲人家的门不礼貌,再说了,好多人只希望过自己的小日子反感人家打扰呢!”
老人下楼时我要送他,被他婉拒,他说自己能行。看他颤颤巍巍摸索着下楼,我的心弦莫名地被谁抚动了,眼睛湿润起来。我蓦然觉得这城市原来也有爱,而且爱就在身边,只是之前太过于封闭自己而恐惧于接受它罢了。
14.在第二段中,作者说“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答案】①欲扬先抑,“我”先后的情感变化(“冷漠”——“兴奋”“感谢”)形成对比,突出爱心对“我”的感化效果。②承上启下,“我”因为对这个城市“毫无好感”,才会对牛仔裤屡屡被人“关爱”感到惊异,从而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15.小说在刻画“老人”这一人物形象时成功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老人容颜苍老、行动病态的外表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心灵对比; ②最初认为城市“冷漠”的看法与老人的“热心肠”的对比;③“我”与“老人”对牛仔裤的态度的对比。(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
16.“会上楼的牛仔裤”作为小说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②标题用了比拟手法,具有形象感;③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答出一点给1分)
17.结合小说主旨,谈谈“我蓦然觉得这城市原来也有爱,而且爱就在身边,只是之前太过于封闭自己而恐惧于接受它罢了”这句话对你的启示。(4分)
                                                                                                
                                                                                                  
【答案】主要观点如:⑴人间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慧眼。⑵大胆走向世界,敞开心扉,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⑶能给人带来爱和幸福,自己也会成为一个拥有爱和幸福的人。分析略。(观点明确,给2分;阐述能依据主旨且言之有理,给2分)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18.作文(40分)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新疆
    ·同意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同意陕西教育学院改建为陕西学前师范学
    ·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贵州理工学院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同意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筹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2012年高等学校青年
    ·江西省2011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
    ·江西省201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
    ·2012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350名
    ·2011福建获准招生的23所本科和9所独立学
    ·2011福建获得招生资格的53所高职院校名
    ·2011年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
    ·2011年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专利金奖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名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
    ·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301-400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上海交大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500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1-100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全国会考福建会考   甘肃省会考   海南会考   江西会考   江苏会考   四川会考   广东会考   河南会考
    北京会考   河北会考   广西会考   青海会考   贵州会考   浙江会考   新疆会考   湖北会考
    成绩查询
    试题答案
    政策辅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江苏高中学业水平   湖南高中学业水平   天津高中学业水平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   安徽高中学业水平   宁夏高中学业水平   陕西高中学业水平   江西高中学业水平
    新疆高中学业水平   山东高中学业水平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   江西高中学业水平   河南高中学业水平   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   辽宁高中学业水平   河北高中学业水平
    贵州高中学业水平   云南高中学业水平   重庆高中学业水平   内蒙古高中学业   青海高中学业水平   辽宁高中学业水平   吉林高中学业水平   甘肃高中学业水平
    宁夏高中学业水平   山西高中学业水平   四川高中学业水平   海南高中学业水平   福建高中学业水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