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会考网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四川高中学业水平 - 正文-

 

2012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2-4-13
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请以“迁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学业水平考试
样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悦亲戚之情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答案】(1)孤舟一系故园心  (2)羡长江之无穷  (3)乐琴书以忘忧  (4)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答出一句给1分,有错别字、漏字和添字,该句不得分)
2.根据相关文学名著,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这首诗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创作的小说《             》。该书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课文《                》,即节选自该书第三回。
 (2)小说《            》是          创作的一部世界级的经典作品。它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小说借用主人公把风车当        ,把羊群当敌人等曲折滑稽的游侠冒险经历,折射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具有鲜明的      主义倾向。
 【答案】 (1)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红楼梦  林黛玉进贾府  (2)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巨人  人文 (每空1分,“红楼梦”空填“石头记”也可)
3.请仿照下面例子中对汉字的“拆析”方法,在备选汉字里任选两个汉字加以“拆析”,要求紧扣字形,结合个人的感悟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表述简练。(4分)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备选汉字:选     劣     值      起
【答案】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四选二,每一个2分)
4.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另举一个实例,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3分)
反方:如果说网络拉近了人际关系,那么请问:你如何解释一个小孩沉迷于网络,回家却不和母亲交流的行为呢?
正方:如果说网络疏远了人际关系,那么,请问:                              ,
                      ?
【答案示例】
你如何解释,一个长期留学海外的儿子,通过网络和家乡的母亲视频聊天呢?
(要求:(1)实例要有利于正方,1分;(2)使用恰当的反问句,2分)
5.诗的本质是暗示,是用具体的形象去暗示作者的情志。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已有的内容,展开想象,在横线处填入你认为恰当的词,并简要解释原因。(50字左右)(4分)
无岸之人
凌旭
在动荡中垂钓
一个影子
却被双栖双宿的一对
游鱼   触伤他       的巨痛
                    
                    
         50           
【答案示例】横线处可填“漂泊、孤独、寂寞、流浪、无依无靠、一无所有”等词语。(原诗此处是“漂泊”)以“漂泊”为例解释原因:诗人面对水中“双栖双宿”的游鱼,触景生情,心中泛起了漂泊孤单的伤痛。而诗歌题目中“无岸之人”,也暗示了诗人无所依靠,饱尝流浪的苦楚。(选词合理,给1分;理由阐述观点明确,合乎全诗整体意境,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答案】本诗通过公余登临快阁所见开阔高远(1分),表现了厌倦官场的烦杂,抒发了作者希望摆脱官场束缚,追求单纯自由生活的心境(2分)。
(2)请从景物描写和感情蕴涵的角度,比较分析“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意境上的区别。 (3分)
答:                                                                                                                   
                                                                                                                     
【答案】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着眼于江水的奔流之态,景象开阔,悲凉沉郁(1分)。黄庭坚“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着眼于江水的明净澄澈,不减其阔远,而且更为沉静,勾勒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1分)。杜诗沉郁,黄诗明朗(1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现象的一句是(  ) (2分)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而倔起阡陌之中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百有余年矣
【答案】选C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窗户。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小,变弱。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影子一样。
D.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朝见。
【答案】A(窗子)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的能力,作战队伍也不堪一击,但结果却出人意料,秦国迅速被平凡的陈涉灭亡。
B.文章从领袖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对比,均不可相提并论,但二者“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促人深思。
C.统一六国后的秦国优势依然存在,而且因为占有天下,比过去更为强大,最终却因为陈涉起义而国家灭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这更让人警醒。
D.文章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中心论点:天下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是秦国却不施行仁义,这是覆灭的根源所在。
【答案】A(“秦国迅速被平凡的陈涉灭亡”不妥,原文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答: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                                                                            
【答案】(1)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灭亡了秦王朝。(2分。大意通顺1分,“并”字正确1分)
(2)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秦国宗庙,(皇子皇孙)都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嘲笑,为什么呢?(4分。大意通顺2分,“隳”“为” 正确各1分)
(三)实用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优美与崇高
(1)在西方美学中,优美和崇高是两个经常被对举的范畴。率先对这一组范畴作讨论的也许是英国哲学家伯克。他认为,优美的对象是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对象,它对人具有显而易见的吸引力,所产生的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通常有如下性质:小的,柔和的,明亮的,娇弱的,秀美的,轻盈的,圆润的等等,比如女性的美之类。相反,崇高的对象则是引起恐惧,它带有痛感性质,常常是面临危险却又并不紧迫。崇高对象的性质往往带有体积巨大、晦暗、力量、空无、壮丽、无限、突然性等等。比如高山大海、神庙猛兽等事物。
⑵到了康德,优美与崇高的命题被进一步深化了。康德发现,优美的对象所引起的是快感,而崇高的对象所引起的则是一种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数量或力量巨大的对象先是对人产生一种威胁而构成“恐惧的对象”,但它同时又唤起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使人战胜了恐惧而升华了自我。
⑶在希腊艺术雕塑中,我们不但见到各式维纳斯女神雕像,同时也可以看见决斗士、角力者这样的雕像。前者洋溢着美和愉悦,后者充溢着力的较量和命运的苦痛。不仅雕塑,在诗歌中有短小精美的萨福的抒情诗,亦有气势宏伟的荷马史诗;在希腊建筑中,作为建筑“灵魂”的柱子,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爱奥尼柱式轻盈活泼,优雅而富于变化;科林斯柱式精巧细致,富于豪华型和装饰性;而多里克柱式庄重而朴素,富于庄严性和力量。细细把玩这些柱子所传达的不同意味,可以体会到优美与崇高的不同神韵。
⑷我们甚至可以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对范畴来进一步说明优美与崇高。在尼采看来,日神表现出愉快的性格,它是造型力量之神,预言之神,代表了更高的真理,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相对立的难以把握的完美性,具有朴素和规则的特性,适度的克制和静穆。相比之下,酒神是日神的反面:个体化原则的崩溃,从人的最内在天性中升起的狂喜,激情的高涨,主观化入忘我之境。相对于日神的“静穆”,酒神是“狂喜”。或许我们可以把日神看作是接近优美,而将酒神视为接近崇高。两者互动互成,构造了西方艺术和美学的丰富多彩的图景。
                          (选自《美学是什么》 周宪 著  有删节)
11.文章第⑶段说,希腊建筑的柱子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其中能体现优美的是
                    柱式;能体现崇高的是          柱式。(2分)
【答案】体现优美的是:爱奥尼、科林斯柱式;体现崇高的是:多里克柱式(答出一空给1分,共2分)
12.下列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伯克认为,因为美的对象可以引起爱或类似的情感,所以它对人具有显而易见的吸引力。
B.康德发现,能唤起人的快感,使人战胜恐惧而实现自我升华的对象,就具有崇高的意味。
C.在决斗士、角力者这些表现力的较量和命运苦痛的希腊雕塑中,可以体会到崇高。
D.日神表现出的愉快的性格、朴素和规则的特性、适度的克制和静穆等使他更接近优美。
【答案】选B (“能唤起人的快感”的是优美而不是崇高。)
1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⑶段的主要意思。(3分)
【答案】在希腊的雕塑、诗歌和建筑等艺术形式中(1分),都可以体会到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神韵。(2分)
(四)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4分)
千年瓦当
   朱以撒
 (1)从满园春色的洛阳归来,行囊中多了一枚沉甸甸的物体。当时我用一件汗衫包了又包,裹了又裹,放入行囊最安全的角落。这是一枚硬梆梆的瓦当。记得在洛阳时,对我来说,只是中意它那粗糙古厚,那种愣头愣脑的气度。我想,淋浴过秦时明月汉时风雨,才有这等模样。
  (2)与任何一些古代孑遗一样,这方瓦当也很能撩起人不着边际之联想,并藉此联想来增添它的美学价值。尽管它是如此地寻常,可是时光的照拂却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泽,任你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不过分。譬如,这方瓦当是来自秦时的阿房宫、羽阳宫,或是汉时的未央宫、长乐宫?也许是,也许根本不是。因着无从查考,使物象迷离,让你想象乱成一团。瓦当是斯文之称,俗称是“筒瓦头”,无一点诗意,为的是承接瓦檐、庇护檐端,最先承受日晒风吹雨淋。它就如今日民居的一片瓦一方砖那么平淡无奇。许多年过去了,摩天高楼灰飞烟灭,土崩瓦解,许许多多的瓦当也跌落在尘烟里。那些稀世奇珍渐渐化解了,珠玉粉碎,脂粉失色,却想不到千年之后,后人还能不时地从瓦砾草丛中,找到了完整瓦当的身影。
   (3)瓦当代表的当然是过去的岁月,它是宫殿中最不起眼的部件,使我兴味盎然的是这些凝固的泥巴上边,附着工匠的浪漫和情趣,巴掌大的空间,夔凤纹、玄武纹飞动,菱纹、莲纹舒展,小小的空间神气活现起来。泥巴最为朴实,工匠却大胆地将所思所想注入其中,这使我大为震动。“长毋相忘”、“延寿长相思”是一类,“千秋万岁”、“与天无极”又是一类,都是内心的憧憬和展望。他们的地位卑微如蝼蚁,却也不放过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寸之地。如果说一定要指出一点什么,那就是比北魏人留下的大量造像记更诗意和鲜活。我看过不少造像记,一大堆祈福名姓过后,总是“咸同此愿”、“咸同斯庆”,内容单调如一,令人荡不起波澜。而瓦当文字则让人心跳。“长毋相忘”,多么好啊,让人想起爱情、故友、青春、少年。如果爱情难以追求,退而求其安宁,应该不为过吧。瓦当文字传递着岁月深处的渴求,这些人及其心愿,都已经落入地层深处,徒令人唏嘘。文以载道,都如是说,其实在时间的流逝里,道是最容易转变的。某一个朝代衰落,某一个朝代张帜,道就截然不同。可是语言却始终如一,忠实不变地承传着内心的向往。
 (4)一枚瓦当大致的年份,通常会引导我们的思绪追溯那个年份的许多陈迹。平日,我们的思维在现实的琐屑中,纠缠着难以越出,以至变得多实惠少浪漫。瓦当的出现给人虚空和梦幻,特别是夜间在陌生的空间行走时,会被玄虚笼罩。如果一日间接近的古物太多,心灵就会倾斜未平,脑海中总是有不同时代的风来雨往,令人难以入梦。在地下沉沉入睡,应是它们最合适的居所,它们和地下的一切,共同构成那个世界寻常的一部分。在地下世界里没有贵贱之分,黑暗中不辩你我。我注意这种现象很久了,当年的帝王贵胄和山野草民,在地底都一般形骸,肉去骨存,都一样的难以入目。偶然地出土,打破了这种千年平衡,等级高下又重新复活于他们中间。那些考古的专家们煞有介事地推断分析,终于把官阶一一剔抉清楚,就像吃一条清蒸鳜鱼一般,最终要看到由上到下的鱼刺儿,这时就可以来细数了。瓦当出土后当然称不上一级文物,二、三级也够不上,这使原本抱成一团的地下兄弟,如今有的身在庙堂之高,有的则在江湖人家的橱子里。它们怎么知道千年之后,仍然要分出一个等第,人,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它们呢?
  (5)还会有许多类似瓦当的古典什物浮出土面,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偶然的。让我们把它们置于显眼处,让人把玩品评,以为风雅,倒十分不自在了。瓦当的本来作用,就是遮风挡雨的,为什么时过境迁,我们阻止了这种亲近?
                                                       (有删节)      
14.文章第(1)段作者说“当时我用一件汗衫包了又包,裹了又裹,放入行囊最安全的角落”,作者为什么对这枚瓦当如此地珍视? (4分)                                            
【答案】①作者中意它那淋浴过秦时明月汉时风雨的粗糙古厚和愣头愣脑的气度。
 ②作者觉得瓦当注入了古代工匠的浪漫和情趣。
(答出一项给2分,共4分)
15.请概括作者在第(3)段借瓦当表达的情感态度。(2分)
                                                                                                   
                                                                                                  
【答案】①对古代卑微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工匠的同情(1分);②对他们在苦难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憧憬和展望(或“他们通过瓦当表现出的诗意与鲜活的生命追求”)的感叹/赞美(1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划线句子“瓦当的本来作用,就是遮风挡雨的,为什么时过境迁,我们阻止了这种亲近”的作用。(4分)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新疆
    ·同意贵州财经学院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
    ·同意陕西教育学院改建为陕西学前师范学
    ·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贵州理工学院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同意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筹
    ·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2012年高等学校青年
    ·江西省2011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
    ·江西省201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
    ·2012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前350名
    ·2011福建获准招生的23所本科和9所独立学
    ·2011福建获得招生资格的53所高职院校名
    ·2011年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
    ·2011年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
    ·2011年中国大学国家专利金奖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名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
    ·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301-400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上海交大
    ·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500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2010年全球大学排名榜top1-100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全国会考福建会考   甘肃省会考   海南会考   江西会考   江苏会考   四川会考   广东会考   河南会考
    北京会考   河北会考   广西会考   青海会考   贵州会考   浙江会考   新疆会考   湖北会考
    成绩查询
    试题答案
    政策辅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江苏高中学业水平   湖南高中学业水平   天津高中学业水平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   安徽高中学业水平   宁夏高中学业水平   陕西高中学业水平   江西高中学业水平
    新疆高中学业水平   山东高中学业水平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   江西高中学业水平   河南高中学业水平   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   辽宁高中学业水平   河北高中学业水平
    贵州高中学业水平   云南高中学业水平   重庆高中学业水平   内蒙古高中学业   青海高中学业水平   辽宁高中学业水平   吉林高中学业水平   甘肃高中学业水平
    宁夏高中学业水平   山西高中学业水平   四川高中学业水平   海南高中学业水平   福建高中学业水平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