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现任校长为朱崇实教授,党委书记为朱之文,研究生院院长由副校长孙世刚教授兼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195人,硕士生12213人,博士生2023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00余人。2005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29人;两院院士18人(含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458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9人;此外,还有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目前全校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1个专业可以招收博士生,217个专业可以招收硕士生。学位授予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学、国际法学、专门史、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动物学和会计学等13个学科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此外,凝聚态物理和环境科学等65个学科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学科。除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外,我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校共有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和工程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此外,还可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我校也是全国首批可招收EMBA研究生的单位。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培养与管理办、学位与学科建设办三个部门,负责全校学科申报与建设、学位授予、各类研究生培养、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等管理工作。“十五”以来,我校研究生规模得到较大发展,研究生教育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已形成高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基础和创新平台得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在“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我校将把握“适度发展、调整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思路,坚持“保持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新兴学科”的原则,找准自身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提高学科实力。厦门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管理部门为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与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籍管理与培养工作,学位与学科建设办负责学位的授予工作。
(以上数据截至2007年3月31日)
二、报考须知(一)招生专业2007年我校共有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9种专业类别可招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工程硕士共有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12个专业领域;高等学校教师共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文艺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旅游管理、行政管理、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等30个专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有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旅游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5个专业领域。(二)报名考试
全国联考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报考者在网报规定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点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的报名点缴纳报名考试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逾期不予办理。
1、报名程序:考生须先通过网上报名后再进行现场确认,方才完成报名程序(注意:二者缺一不可)。
2、报名地点:全国各省学位办指定的报名点均可报名。各省报名点设置情况可向各省学位办咨询或登录教育部学位中心网站(http://www.cdgdc.edu.cn)查询。其中福建省设有福建师范大学(网址为:http://yjsc.fjnu.edu.cn)和厦门大学(网址为:http://kszx.xmu.edu.cn)两个报名点。欲报考厦门大学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厦门大学报名点,也可以选择福建师范大学或其他各省报名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报名点。特别提示: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参加考试三者必须在同一报名点进行,例如,登录厦门大学报名点网站报名的,必须在厦门大学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和参加考试。3、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时间:厦门大学报名点网上报名时间:2007年7月10-22日厦门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2007年7月27-29日
其他报名点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请登录相应的网站查询。
4、全国联考考试时间:2007年10月27-28日
(三)报名费用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2839号)文件精神,2007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按每人每科80元标准收取报名费。各专业类别所需缴纳的报名费分别如下:
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
80元
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160元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160元
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240元
其中,报考我校高等学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在厦门大学以外报名点报名时,只需缴纳130元报名费,另外30元请于2007年7月31日前邮政汇款到厦门大学考试中心刘老师处,邮编361005,汇款时请注明姓名及报考专业,同时在“备注”栏标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命题、阅卷费”,拟在厦门大学报名点报名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直接缴纳160元即可;工程硕士第二阶段的考试费用在第二阶段考试时收取。
(四)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安排在复试时进行。报考者本人填写《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可在我校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网站http://zsnet.xmu.edu.cn下载或登录“学位中心”主页http://www.cdgdc.edu.cn/scb.zip下载),贴本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1张,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无工作单位的考生指其档案所在部门,下同)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考生在复试时将资格审查表(一式两份),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等原件及复印件,连同相关工龄证明一并交报考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审查。
考生在报考前应认真阅读拟报考专业的报考条件,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录取工作
各专业复试分数线由我校根据考试结果自行划定。录取名单由我校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确定。
(六)学位证书
完成所设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颁发学位证书。我校研究生院提供研究生阶段学习证明,即研究生证书。
(七)报名考试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大学考试中心
邮政编码:361005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4118
传真:0592-2184117 网址:kszx.xmu.edu.cn
(八)招生主管部门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361005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0887
传
真:0592-2094971 网址:yjsy.xmu.edu.cn
▲与各专业有关的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指定的联系人。
三、考试安排
(一)全国联考
学位名称
|
10月27日 8:30-11:30
|
10月27日 14:30-17:00
|
10月28日 8:30-11:30
|
10月28日 14:30-17:30
|
法律硕士
|
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
英语
|
|
|
工商管理硕士
|
综合能力
|
英语
|
|
|
公共管理硕士
|
综合知识
|
英语
|
公共管理基础
|
|
会计硕士
|
综合知识
|
英语
|
财务会计
|
|
艺术硕士
|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资格考试(含艺术学基础、英语)
|
|
|
|
翻译硕士
|
|
|
GCT
|
|
工程硕士
|
|
|
GCT
|
|
高等学校教师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
|
GCT
|
专业课及专业
基础课▲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
|
GCT
|
专业课及专业
基础课▲
|
注:带▲号的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阅卷,其余为全国联考科目。
(二)复试
学 位 名 称
|
科目I
|
科目II
|
法律硕士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工商管理硕士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公共管理硕士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会计硕士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艺术硕士
|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试(包括口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翻译硕士
|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考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工程硕士
|
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
--
|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
综合面试
|
政治理论考试
|
四、专业简介(一)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代码:410100)
1、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3年以上(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符合报考条件的政法系统考生,持经本单位同意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后的资格审查表进行资格审查;其它部门人员的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法系统考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20%。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专业综合考试(含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另行通知;其余2门全国联考。3、参考书目《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2007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4、联系方式联系人:何老师联系电话:0592-2186991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网址:law.xmu.edu.cn
(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代码:460101)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公司理财、证券与投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
3、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另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
4、参考书目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2008年MBA联考考试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
5、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0592-2186441 庄老师 0592-2186169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
网
址:sm2.xmu.edu.cn
(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代码:490100)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3年(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以上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名条件的政府部门人员须按照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的统一部署,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
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当年录取总额的20%。
2、研究方向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MPA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我校的特色优势,我校MPA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包括一般政策分析和部门政策分析)、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税务管理、市政与公共事业管理等。具体培养方案请登录MPA中心主页[url=htp://spa.xmu.edu.cn/]spa.xmu.edu.cn[/url]查询。
3、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另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
4、参考书目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联系方式
联系人:邹老师、孙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6478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网
址:spa.xmu.edu.cn
(四)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代码530100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财务会计、综合知识,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厦门大学和国家会计学院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
3、参考书目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2007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阮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7150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联合教育中心
网址:sm2.xmu.edu.cn/mpacc
(五)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代码:5501001、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艺术创作实践经验;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并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创作或表演奖励者也可报考。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2、招生专业(方向)设置美术学科领域设:国画、油画、漆画、书法、岩彩画、多媒体与综合材料、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艺术、公共艺术、雕塑、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研究等11个专业方向。音乐学科领域设:作曲、指挥、大提琴、小提琴、声乐、钢琴、民乐、双排键、手风琴、交响乐实践等10个专业方向。3、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含艺术学基础、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包括口试),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试由我校自行组织,时间另行安排;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为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4、参考书目《2007年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5、联系方式联系人:林老师联系电话:0592-2181211所在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网址:art.xmu.edu.cn
(六)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代码:580100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良好的英汉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研究方向
翻译分为口译、笔译两大方向,语种为英语。口译主要分为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笔译分为外翻中和中翻外,按照应用领域可细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
3、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简称“GCT”)、专业知识与技能,共计3门。
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另行安排,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分为笔试与面试。GCT考试为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4、参考书目
“GCT”考试参考《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试参考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目前使用的英译汉和汉译英教材。
5、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5725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网
址:cflc.xmu.edu.cn
(七)工程硕士
1、各专业领域代码
机械工程 430102
仪器仪表工程 430104
材料工程 430105
电子与通信工程 430109
集成电路工程 430110
控制工程 430111
计算机技术 430112
软件工程 4301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仅招收土木方向)430114
化学工程 430117
项目管理 430140
物流工程 430141
2、工程硕生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4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2007年7月31日前工龄满3年;
(2)2006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获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2007年7月31日前工龄满4年;
(3)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龄,2007年7月31日前工龄满4年。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工作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2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3、考试科目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4、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2年)。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当年只可选择一种专业学位报考。我校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到我校相应院系申请参加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持有2006年“GCT”有效成绩的考生,可以此成绩向我校同一专业学位所在的院系申请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考生可于我校“GCT”合格分数线公布后登陆我校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网站zsnet.xmu.edu.cn,查询第二阶段考试的时间安排及相关事宜。我校将根据考生的“GCT”成绩、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结果确定录取名单。
5、联考大纲
“GCT”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6、联系方式
(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代码:910100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复,我校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今年拟在政治经济学等30个专业招生。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考生必须报考与本职教学岗位相关的学科、专业。
除因其它院校没有所报考学科、专业,或本地区无可选择院校等原因,考生一般不得报考本校。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在复试时进行;“GCT”考试为全国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取得的“GCT”成绩当年有效。“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语种英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为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统一组织。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张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试题以覆盖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
3、招生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
代码 |
计划招生人数 |
咨询人 |
电 话
(区号0592)
|
所在单位及网址 |
1 |
政治经济学
|
020101
|
10 |
巫老师 |
2181108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网址:economics.xmu.edu.cn
|
2 |
世界经济
|
020105
|
10 |
3 |
国民经济学
|
020201
|
10 |
4 |
财政学
|
020203
|
10 |
5 |
金融学
|
020204
|
10 |
6 |
产业经济学
|
020205
|
10 |
7 |
国际贸易学
|
020206
|
10 |
8 |
统计学
|
020208
|
10 |
9 |
数量经济学
|
020209
|
10 |
10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030103
|
10 |
王老师 |
2186991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法学院 网址:law.xmu.edu.cn
|
11 |
民商法学
|
030105
|
10 |
12 |
经济法学
|
030107
|
10 |
13 |
国际法学
|
030109
|
10 |
14 |
高等教育学
|
040106
|
10 |
吴老师 |
2186413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网址:ihe.xmu.edu.cn
|
1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120403
|
10 |
16 |
文艺学
|
050101
|
10 |
李老师 |
2186375
2182470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网址:chinese.xmu.edu.cn
|
17 |
英语语言文学
|
050201
|
10 |
陈老师 |
2185725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网址:cflc.xmu.edu.cn
|
18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050211
|
10 |
19 |
新闻学
|
050301
|
10 |
王老师
郭老师 |
2180475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址:comdept.xmu.edu.cn
|
20 |
传播学
|
050302
|
10 |
21 |
基础数学
|
070101
|
10 |
高老师 |
2580610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址:math.xmu.edu.cn
|
22 |
计算数学
|
070102
|
10 |
2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70103
|
10 |
24 |
应用数学
|
070104
|
10 |
25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71010
|
10 |
潘老师 |
2185360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网址:life.xmu.edu.cn
|
26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081001
|
10 |
张老师 |
2580041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通信工程系 网址:eed.xmu.edu.cn
|
27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081101
|
10 |
刘老师 |
2580018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自动化系 网址:auto.xmu.edu.cn
|
28 |
旅游管理
|
120203
|
10 |
黄老师 魏老师 |
2187912
2187115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旅游管理系 网址:sm2.xmu.edu.cn/tourism/
|
29 |
行政管理
|
120401
|
10 |
邹老师 孙老师 |
2186478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网址:spa.xmu.edu.cn
|
30 |
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 |
040111
|
20 |
吴老师洪老师 |
13606038869
2184699 |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
|
(九)中等职业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代码:920100)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2年(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以上教学工作,教学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职教师;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省、地、市级职教教研室(研究所)从事三年(计算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招生专业及人数
政治经济学(10名)、财政学(10名)、金融学(10名)、教育经济与管理(10名)、旅游管理(10名)。
3、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在复试时进行;“GCT”考试为全国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取得的“GCT”成绩当年有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廖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7810
所在单位:厦门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
网址:nec.xmu.edu.cn
欢 迎 报 考 厦 门 大学 研 究 生 !